[红楼梦研究] 浅析《红楼梦》中的干亲文化叙事 2017-10-29
作为一幅惟妙惟肖的世俗风情画屏,《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民俗的诸多景观,历史悠久、覆盖面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干亲民俗亦在其中。“干亲”不但成就了小说中实实在...
[红楼梦研究] 林黛玉形象中的喜剧色彩 2017-10-29
鲁迅先生评《红楼梦》时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从悲凉而言,感受最深切的是林黛玉。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身世本来就悲凉,加上她心志极高,情爱至深,却无人理解,除...
[红楼梦研究]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戚蓼生序》译注 2017-10-29
戚蓼生(1)序: 吾闻绛树(2)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3)二牍(4),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
[红楼梦研究] 论《红楼梦》的女性观 2017-10-29
《红楼梦》所描写的主要是一个大家庭中女人的生活,它形象的刻画了其中女子的痛苦与欢乐、成功与失败、高雅和庸俗、希望与失望。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个性,作者摆脱传...
[红楼梦研究] 论《红楼梦》的谐谑艺术 2017-10-29
说起中国古典小说的谐谑手法,人们每举胡适定为“滑稽”的《西游记》与鲁迅定为“讽刺”的《儒林外史》①,这自是定评。而若以综合眼光审视,《红楼梦》或更有特色。所不同者...
[红楼梦研究] 权力·金钱·人情——解读《红楼梦》之葫芦案 2017-10-29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不仅是一部缠绵悱恻的爱情奇书,也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红学家看见易,道学...
[红楼梦研究]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2017-10-29
本回之“林家”接续第一回之“乡宦甄家”,从而引出“甄家”与“贾家”。 一、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1、林黛玉代表南京朱明 “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
[红楼梦研究]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2017-10-29
一、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永乐帝朱棣篡位后虽然迁都北京,但实行两京体制,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
[红楼梦研究] 论《红楼梦》对鲁迅创化“狂人”(“疯子”)文学原型的贡献 2017-10-29
“狂人”(“疯子”)是“五四”时期鲁迅创化与激活的最重要的文学原型之一。鲁迅以其犀利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令精神界震撼的“狂人”(“疯子”)形象。“五四”那种暴风疾雨...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红楼入门(一) 2017-10-29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一、曹寅,胡虏之奴仆也。 第五十回原文 李纨因笑向众人道:“让他自己想去,咱们且说话儿。昨儿老太太只叫作灯谜,回家和...
[红楼梦研究]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2017-10-29
一、“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贾雨村本指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于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大捷”后死去。第三回贾雨村谋补了“金陵应天府”,指清朝入主北京。“金陵应天府”代指北...
[红楼梦研究] 映现与隐喻:《红楼梦》诗词对于形象建构的功能解析 2017-10-29
鲁迅说“自《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①,《红楼梦》把最具韵文学诗性特质的诗词与小说叙事文学熔于一炉,任诗意和写实氤氲为一体。诗词是《红楼梦》小...
[红楼梦研究] 如纳水輨,如转丸珠——简论《红楼梦》的叙事特点与文本细读 2017-10-29
从学术史来看,近年来的红学研究已取得了丰厚成果,各种较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如西方叙事学、符号学、阐释学、形象学、接受美学等等,都已经常被用于《红楼梦》的文本解读,...
[红楼梦研究]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林黛玉形象 2017-10-29
生态女性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其《女性主义·毁灭》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在90年代得到重要发展。生态女性主义把女性主义思想与生态思想结合...
[红楼梦研究] 论《红楼梦》中的贾琏人物形象 2017-10-29
前言 《红楼梦》是部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文学巨著,它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每一位读懂它的人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深深牵动着,《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之众、描写之细...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作者是万斯同、钱名世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红楼入门(二) 2017-10-29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布衣太史”—— 万斯同 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号石园,行八,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清初著名学者、史学家。 据朱端...
[红楼梦研究] 至清至洁,至情至性——品《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之美 2017-10-29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林黛玉进贾府》是传统的阅读经典片段。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展现在读者面前,贾府...
[红楼梦研究]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2017-10-29
一、宝、黛、钗之关系 朱棣篡位迁都后,实行两京体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宝玉代表京师(北京),黛玉代表留都南京。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是《明史》之“副史” 逗红轩全解石头记之红楼入门(三 ) 2017-10-29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一、“明史”与清初文字狱 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
[红楼梦研究] 试论黛玉之死的悲剧意蕴 2017-10-29
从女娲氏炼石补天所剩一顽石开始絮絮道来,《红楼梦》以一百二十回篇目,演绎了一出人生百态的悲剧,贾府的衰败、宝黛爱情的陨灭、众多灵秀女子的悲惨结局,莫不令人唏嘘。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