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王宁:是“国脸”也是厨艺高超的“暖男”从《新闻联播》播音员岗位退居幕后 今后想多做公益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北京青年报 肖扬 参加讨论


    
    
    2017年4月,52岁的王宁正式离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台,成为继李瑞英、张宏民、李修平之后,又一个离开一线的《新闻联播》播音员。值此,王宁已经在《新闻联播》工作了整整28年 。这28年几乎贯穿了王宁的整个职业生涯。
    退居幕后的王宁将如何规划未来的日子?
    “王科长”
    与《新闻联播》因“情”结缘
    “王科长”是妻子刘纯燕在他们刚进校的时候对王宁的戏称。刘纯燕和王宁是大学同班同学,刘纯燕说同学们都还不熟悉的时候,王宁穿中山装、梳分头、拎公文包,“我就给他取名王科长,印象中‘科长’就这样。而从叫他王科长那一天开始,这一辈子,他干啥事儿好像都在《新闻联播》的状态里。”在刘纯燕看来,“科长”不是职务,而是一种气质,是那种拘谨也好、严谨也罢的中规中矩的气质。
    1983年,青岛电视台第一次面向全市招收一名新闻播音员,当时还没上大学的王宁正在学习音乐并准备报考音乐学院。在老师的鼓励下,王宁参加了青岛电视台的这次考试,并在2000多名应考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录取。当时,被请到青岛电视台参加面试的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李刚老师鼓励王宁,“你要是想有出息呀,就一定要考播音系。”听李刚老师这么说,用王宁的话说,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准备考试。在青岛电视台工作一年后,王宁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并被录取。担心好不容易招来的这个人才就此““跑掉”,青岛电视台让王宁带着工资去上学,于是王宁带薪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学习。
    可是,当“王科长”与自己的同班同学、日后成为央视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的“金龟子”刘纯燕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后,爱情的力量让王宁下决心留在北京、留在中央电视台。可就在王宁已经在中央电视台参与了很多工作并准备毕业时留下之际,青岛电视台还是派出人事处长,把他们当年千挑万选出来的王宁从中央电视台手中“抢回”了青岛。
    于是,在青岛电视台又播了3年多新闻后,1989年11月4日,王宁奉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天后正式成为《新闻联播》播音员,从此与《新闻联播》结缘,并且一播就是28年。
    “国脸”
    梦见误班是《新闻联播》播音员的标配
    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国脸”光鲜沉稳、大气自如的表象,而实际工作中,惊心动魄的时刻也是家常便饭。
    28年《新闻联播》的播音生涯,用王宁自己的话说是一晃眼就过去了,可被问及这28年是怎么过的,王宁又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在《新闻联播》工作的心境,特别是《新闻联播》直播以后就更是“吓人”了。王宁说,他的同事——那几位亿万观众都熟悉的“国脸”都有过共同的经历:做梦!梦见误班、梦见《新闻联播》开始却找不到人……然后在梦中被吓醒……即便是平常不上班的时候,在电视里听到《新闻联播》开始曲,也常常会被吓一跳……
    “吓人”的时刻并不只在梦中,记不得有多少次,逢重要会议新闻,王宁在没有时间备稿的情况下,现场直播过程中,编辑将刚刚完成的手写新闻稿一张一张递给他。稿子播完,他的衬衣已然完全湿透。
    王宁曾陪三任国家领导人出访过100多个国家,别人看到的是荣耀与光鲜,而王宁自己感受到的却是工作的紧张与奔波的疲惫。在陪同领导人出访期间,为了及时传送新闻,王宁在行进中的大巴车上配过音,在酒店卫生间里搭个棉被配过音,在机场找个角落蹲着配过音……
    有一年,中日韩三国会议在日本福冈召开,王宁一天之内在福冈和北京之间打了个来回,早上出发去日本,晚上12点又回到北京,配音自然又是在日本租来的大巴车上。
    因为要陪领导人到外地慰问,王宁曾经连续5年没有在家过春节。无论观众怎么看,神秘也好,荣耀也罢,对王宁来说,《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就是一份上班下班的工作。
    “情感”
    曾因播悼词而获得“金话筒”奖
    在王宁和刘纯燕家里的展示柜上,并排摆放着两座金话筒奖杯,那是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向往的最高荣誉。
    这两个奖杯颇具戏剧性:一个是刘纯燕因节目“金龟子陪你过大年”而获得的主持人金话筒奖;而另一个则是王宁因其播音作品《卓琳同志讣告》而获得的播音金话筒奖。王宁说:“因为播悼词而获得金话筒,我估计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有业界人士评价,王宁播送悼词的水准堪称教科书级别。为什么?用刘纯燕的话说,王宁是在用情播音。
    作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播的是别人写的稿件,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多年来,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仿佛读稿的机器,个性似乎全部被掩盖,可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业内同行的妻子刘纯燕这样评价王宁的播音:“王宁看似内向拘谨,但内心感情极为丰富,能把新闻播得有血有肉是件很难把握的事儿,可王宁做到了。”而王宁的播报经验是:“情到浓处情转薄,不在腔调上刻意表现,反而凸显了内心的真诚与情意。”
    回想在《新闻联播》的岁月,王宁有几分留恋、几分满足、几分自豪。他说,播音能播到《新闻联播》,那是一种境界、一种能力、一种高度,自己无怨无愧无悔,也对得起央视这么多年对自己的培养。
    “父亲”
    补上陪女儿这一课
    谈到如何将颇有成就感的工作状态与自己今后的退居幕后生活衔接起来?王宁说:平平淡淡总是真。他笑称,退居幕后之后,要先转型,补上陪女儿这一课,再做点儿对家庭、对个人、对社会有益的事,“现在好多人找我拍广告,可是我觉得不能拍。这么多年严肃惯了,还要有责任感,不能说为了挣钱就接广告,我更愿意参与一些与公益有关的事情,而且必须是正能量的。”
    有着高超做饭手艺的王宁其实是一名“暖男”,退居幕后,他早晨固定7点起床,给女儿炒两个菜带到学校。以前女儿放学的时间,正是王宁上班的时候。而现在,女儿每天放学,王宁基本都会在家里。女儿说:“初中三年,我在美国读书,因为岗位特殊,爸爸都没有去看过我。我觉得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就是幸福。以前爸爸没时间陪我 ,我很想他。现在,他属于我了。”
    18岁的女儿今年夏天高中毕业,她想选择心理学作为自己的大学专业,希望能借此了解大家的想法,关注人们的心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