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英美文学] 《团聚》——一部关于历史与记忆、情感与欲望的“家庭史诗” 2017-10-29

    2007年曼·布克奖杀出黑马 近几年,文坛瞩目的曼·布克奖冷门迭出,被看好的名家宿将常常铩羽而归,名不见经传者往往最后称王。2005年,名气不大的爱尔兰人约翰·班维尔以《大海》...

  • [英美文学] 对话的文明和对话的使者 ——简评池田大作、杜维明合著《对话的文明》 2017-10-29

    21世纪的人类文明面临着种种挑战。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发展深入,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得不相遇,而这种相遇伴随着政治的、经济的关系。在这个全球...

  • [英美文学] 诗人的“权杖” 2017-10-29

    在我们的耳朵里,荷马的名声比赫西俄德响亮得多,但早在古时候,希腊就流传着赫西俄德与荷马赛诗胜过荷马的故事——尼采年轻时考索过关于这事的流传文本的真伪(《尼采早期文...

  • [英美文学] 作家岛田雅彦尝鲜手机小说 2017-10-29

    日本著名作家岛田雅彦最近高调发表手机小说《徒然王子》,并且直言不讳地肯定手机网站点击率对于作品销量的刺激作用,看来在纸质出版不景气的背景之下,纯文学领域的著名作家...

  • [英美文学] 道是无情胜有情 2017-10-29

    《无情/厄运》 [日]吉本芭娜娜著 邹波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近年来的声望直线蹿升,其作品《厨房》、《哀愁的预感》、《白河夜船》等创下了470万的销量...

  • [英美文学] 格拉斯剥洋葱辣了谁的眼睛? 2017-10-29

    一本书引发一个事件——去年秋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社会标志性人物君特·格拉斯在这部爆炸性回忆录中,自揭其隐瞒了六十年的秘密,从而引发震惊世界文坛的“格拉斯党卫军...

  • [英美文学] 麦克卢汉:地球村里的行吟诗人 2017-10-29

    在中国,最知名的加拿大人肯定是白求恩;在中国学术界,最知名的加拿大学者应该是弗莱,他的“神话—原型批评”曾对不少中国学者产生影响。长期以来,弗莱的同事麦克卢汉(不...

  • [英美文学] 帕慕克与侦探小说 2017-10-29

    在奥尔罕·帕慕克的《黑书》里,卡利普失踪的妻子如梦是个侦探小说迷。卡利普有一次“想象在家等他的如梦正读着一本侦探小说,而他自己是书中的主角”。以卡利普为主角的这本...

  • [英美文学] 《小王子》的象征意义 2017-10-29

    一 法国著名作家圣·埃克苏佩利的《小王子》一书,自从1943年在纽约问世以来,被译成42种文字,多次再版,经久不衰。①《小王子》曾被多次改编成话剧和电影,盛演不断。《小王子...

  • [英美文学] 走进扶桑文化——读李长声《浮世物语——(日本杂事诗新注)》 2017-10-29

    日本文化的暧昧难明是世人皆知的,中国人对此感慨尤深。以往,我们可以从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旅日知识分子的异乡杂感来揣测和推度,时至当下,细数旅日作家的作品,就不能...

  • [英美文学] 走近爱伦·坡 2017-10-29

    《爱伦·坡小说全解》 朱振武著 学林出版社出版 美国文学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是它却成了当今世界文学的先锋,其得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发展到如此登峰造极的高度,自然离不开...

  • [英美文学] 从阅读到批评———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郭宏安 2017-10-29

    任昕:作为研究法国文学的著名学者,您除了致力于法国文学、文学批评、比较文学的研究,还是《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部名著的译者。您最近出版了《从阅读到批评—...

  • [英美文学] 《小王子》在台湾 2017-10-29

    如果您没上过小王子网站、没吃过高雄「小王子」面包店的面包、没听过有家幼稚园叫「小王子」,那都没关系,但是,请您一定要看看《小王子》这本书。 《小王子》是一本寓言式的...

  • [英美文学] 俄罗斯文学的现状和前景 2017-10-29

    90年前,俄罗斯爆发了十月革命。这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它使整个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政治制度,而且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整个俄罗斯文化产生...

  • [英美文学] 雾中的孩子、鸽子和花朵 --纪念法国童话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诞辰一百周年 2017-10-29

    很多年了,一直认为,如果说有一本书能惹人怜爱的话,那么一定就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它犹如阳光和水,汩汩流动间证明着种种应被证明的存在;换而言之,在辗...

  • [英美文学]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 2017-10-29

    从《良友》到“《良友》研究热” 创刊于1884年5月的《点石斋画报》,在今天被研究者们“以图像解说晚清”的论述策略,重新展示出晚清大都会——一个多世纪以前上海的时事与奇闻...

  • [英美文学] 中印古代文化和诗学———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宝生 2017-10-29

    任昕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 :作为国内著名的梵语文学研究专家,您主持翻译了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在印度文学研究方面也著述颇丰。多年来您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致力...

  • [英美文学] 国内福克纳笔下女性形象研究述评 2017-10-29

    在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一生创作的19部长篇小说、100来部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与诗歌中, 妇女形象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说:“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

  • [英美文学] 奥勃洛莫夫的文学观 2017-10-29

    与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那形形色色的地主一样,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也是个意味深长的人物。不过,类似有趣的地主形象,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却极为罕见。和我们的地主不同...

  • [英美文学] 重访简·奥斯汀 2017-10-29

    “成为”作家的奥斯汀 2007年8月,关于简·奥斯汀的传记影片《成为简》(Becoming Jane)在北美上映,这部由导演朱利安·加罗德执导的影片,其基本故事架构脱胎自一本最近几年出版的...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