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国内福克纳笔下女性形象研究述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佐娟 参加讨论

     在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一生创作的19部长篇小说、100来部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与诗歌中, 妇女形象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说:“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i]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都直接反映着该社会的本质。大量妇女形象的塑造,表达着福克纳对南方社会和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福克纳创作量女性形象的背景
    福克纳生活在1897——1962年间的美国,一生中大部分光阴是在家乡——南方小镇奥克斯福镇度过的。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完全把妇女置于从属地位,《圣经·旧约》上说:上帝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创造出女人并吩咐她服从男人。《新约》教导女人:你们作为妻子,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圣经》中所写的“原罪”也起源于女人:正式因为夏娃经受不住魔鬼的诱惑,人类才失去伊甸园,跌入苦难之中。这种思想在基督教社会中颇有影响,在清教徒中更是如此,南方正是清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区域。
    美国早期的清教徒是17世纪中叶乘坐“五月花”号从英国来的,清教是英国的新教,这些清教徒受不了英王查理二世的迫害,希望建立一个清教的政治理想与宗教理想在其中并行不悖的新的神权政治国家。到美国后,他们在马萨诸塞州定居下来,想要建立一个神权政治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中,上帝和基督教是最高的主宰,而人们自己选定的统治者则为人们解释上帝的意志。
    随着苏格兰和爱尔兰移民在靠近大西洋的中部殖民地及南部的殖民地居住下来,又出现了一次由苏格兰长老派教徒掀起的更强大的清教运动。逐渐地,清教主义成了美国人的伦理思想。一方面,清教徒把财富的获得看成是上帝的恩宠,另一方面,他们又继续将这个世界仅仅看作是一个痛苦和眼泪的峡谷,是每个走向天堂的获罪者的惟一必经之路。
    南方信奉的清教是以加尔文主义为中心的。“加尔文主义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产生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派别。它强烈谴责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要求对教会进行激烈改革,另一方面,它又僵硬地信奉关于原罪和命运生前决定等教义,压制人的欲望,谴责任何享受和娱乐。”[ii]加尔文主义在美国,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有强大的影响。进入二十世纪后,教徒的数量成倍地增长。加尔文主义尽管反对教会腐败,强调改革,但另一方面它又信奉原罪和命运生前注定等教义,压制人的欲望,谴责任何享受和娱乐。美国南方人信奉的上帝就是这种“加尔文化了的耶和华”。[iii]这些清教徒原来只是主张节制,但到后来,他们走向极端,比基督教还要狂热,走向了禁欲主义自我克制,对人性进行更残酷的压制。清教徒的教规对人的惩罚是公开的和严厉的,他们所建立的社会是苛刻的、偏狭的、压制人的,为个性的发展留下极小的空间。
    更为严酷的是清教主义同南方传统的父权制、妇道观和种族主义纠缠在一起,表现为对白人妇女贞操的崇拜。美国南方,如同在所有男权社会中一样,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妇女的地位越低,她们的贞操就变的越珍贵,基督教文化完全把妇女置于从属地位。“妇女被看作是地狱之门,万恶之源。她应该一想到自己是女人就感到羞愧,她应该为把各种诅咒带给了这个世界而不断忏悔。”[iv]这种思想在清教徒心中根深蒂固。对白人妇女贞操的崇拜,反映了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思想。她们的贞操被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在男人眼中,妇女之所以可爱,是由于她们的纯洁清白,而一个纯洁的妇女应该没有激情,没有性欲,应该像冰块一样冷峻。这就是南方的妇道观,南方妇道观保护的是女人的贞节与清白,而无视她们作为人的存在。
    南方社会的主宰——男人们,拼了命也要保护白人妇女的贞洁不被破坏。贵族妇女从小被灌输大家闺秀的风范:抑制感情,压抑欲望,以谈“性”为耻。因而,南方淑女多为冷漠自私者。
    福克纳生活在南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中,深谙南方妇道观:一方面,女人被视为贞节、虔诚、自我牺牲等一切美德的化身和家庭荣誉及社会声望的代表;另一方面,女人被视为祸水,是一切罪恶的渊源。一方面是圣洁、珍贵,一方面是污秽、下贱。女人的地位十分特殊。
    到底福克纳对妇女持怎样的态度?在许多公开场合,关于女人,福克纳说过自相矛盾的话,他曾说:“我认为女人很了不起,值得写。”[v]也曾说过:“女人只知道三件事:说老实话,骑马和开支票。”[vi]当然,我们不能光凭作家在公开场合讲的话作为评价其作品的依据。透过作品,人们看到福克纳对女人的态度是矛盾的。
    二、国内福克纳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述评
    福克纳在作品中塑造了600多个人物,其中有大量女性形象。国外关于福克纳塑造的女性形象的研究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认为福克纳有厌女倾向,因而在作品中描写了许多堕落的、邪恶的女性。伊凡豪在他的《威廉·福克纳》一文中指出“福克纳具有严重厌女倾向”[vii];莱斯扎菲艾德也将福克纳视为“十分严重的女性污蔑者”[viii];另一种意见是福克纳爱慕女性,并非厌女者,他们认为福克纳表达着对女性的关爱赞美之情,比如Sally R·Page在《理想的母亲》中肯定了争议颇多的凯蒂对女儿的母爱,并职责康普生一家毁灭了她爱的权力。[ix]福克纳的妻子和女儿也持这种意见。埃斯特尔曾对弗吉尼亚大学的记者说过:“他喜欢女性,真有点让我害怕了。”[x]
    国内关于福克纳笔下女性形象研究也很丰富、深入,对福克纳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福克纳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总体研究,二是就某个女性的专门研究,即个案研究。
    先看第一类研究。我国福克纳作品女性形象研究,其研究对象比较集中,视角比较有限,即往往从社会学批评角度出发,不同程度地引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分析、评价。余鸿纯在《旧习俗的殉葬品——试谈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xi]中的主要观点是在美国南方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尽管妇女们苦苦抗争,但最终无法逃脱南方社会习俗的魔爪,成了受害者和牺牲者。余鸿纯将受害者分为三类:(一)纯粹的受害者(二)损人的受害者(三)叛逆的受害者。文章联系了福克纳自身感情生活的曲折多变,与福克纳青梅竹马的埃斯特尔嫁给了一个律师,福克纳倍受打击,几年后,埃斯特尔离婚,带着一儿一女与福克纳结婚。作者余鸿纯由作品联系到福克纳自身经历。
    任文的《〈喧嚣与骚动〉中不可毁灭的女性形象》[xii]剖析了小说中的四位女性。在任文看来,凯蒂是美丽的悲剧人物;小昆丁是叛逆的女性;康普生夫人乃缺乏爱心的女人;迪尔西为充满爱心的坚强女性。作者强调四位女性代表了福克纳生活时代里的几种妇女类型。王秀梅、郑新宁的《福克纳笔下女性形象新探》[xiii]和李常磊在《清醒的徘徊者——福克纳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二重性》[xiv]依然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探讨了爱米丽(《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朱迪丝和罗莎(《押沙龙,押沙龙!》)、谭波儿(《圣殿》)、朱安娜和莉娜(《八月之光》)等女性形象,认为福克纳通过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毁灭和堕落,揭露并谴责了南方社会传统中妇道观对南方妇女人性的压抑与摧残,表达了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注。
    王玉括的《凯蒂的女性身份与“男性目光”》[xv]和朱振武的《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xvi]不同程度地引入女性视角,前者从女性身份与男性眼光入手,指出福克纳没有让凯蒂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是通过几个兄弟的眼光来再现她,这种叙述手法与策略不仅很好地说明了凯蒂“影子性”人物的地位,而且也暴露了作者福克纳本人的南方意识与传统观念。后者认为福克纳作品中女性形象大多数表现为“被毁灭的女性范式”,她们分为两类:甘愿恪守南方清规戒律,做所谓的“大家闺秀”;背离南方传统,表现出反叛的特征,被男权话语视为堕落。论文清理了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特点,选取的视角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针对单个女性形象的研究,对凯蒂和爱米丽的研究文章遥遥领先。余锦云先生在《凯蒂·康普生:男权社会的牺牲品》[xvii]指出凯蒂是南方妇道传统的牺牲品,是男权社会对两性持双重标准的受害者。康普生一家竭力想把凯蒂造就成“大家闺秀”(ladies),最终把她推向了堕落与毁灭;现代男权社会的代表杰声残酷地压榨凯蒂。作者在另一篇文章《凯蒂·康普生:障碍家庭中的受害者》[xviii]中强调无爱的家庭环境对凯蒂的恶劣影响,认为福克纳试图通过凯蒂的故事向人们传达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武月明先生的文章,在《天使/妖妇——〈喧嚣与骚动〉中的凯蒂形象读解》[xix]中引入女性视角,审视父权文化中女性从来都不曾作为主体而存在的真实情况,挖掘了无论被捧为天使还是被贬为妖妇,凯蒂都处在不自由状态。作者认为福克纳写出凯蒂从小就流露出的女性主体意识,她从不因为自己是女性而低眉顺眼,追求话语的控制权、崇尚独立,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我价值。为了争取女性的自由与解放,凯蒂选择了性自由之路。凯蒂的叛逆之举使她在由父权编织的社会权力网络中倍受挫折和迫害。
    时隔3年之后,武月明先生又发表《男/女或女/男:从福克纳之女权主义研究谈起》[xx],从批判二元对立思维范式的视角指出,女权主义文论半个世纪以来关于福克纳究竟是厌女主义者,还是同情女性者,甚至亲女权主义者的喋喋纷争,表露了其试图以女性/男性的新二元对立来取代男性/女性对立的理论本质,应将福克纳文本置于美国南方神话的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视域,进行新的话语整合,从而对福克纳的妇女观形成新认识。武月明先生的两篇论文,第一篇从女性视角,挖掘凯蒂悲剧的原因,第二篇论文,否定了用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对福克纳女性形象的解读,认为那是从一种话语转向另一种权力话语,先前的模式男/女是错误的,转变后的女/男模式也不可行。
    关于爱米丽的评论,往往集中在这个被小镇人视为传统化身的爱米丽的悲剧成因。刘爱英的《从淑女到魔鬼——试从社会学批评角度看〈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悲剧意义》[xxi]研究了爱米丽人生悲剧的两个社会成因:一个是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中断,另一个是她在恋爱问题上遭受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挫折和打击。
    杨文勤的《扭曲的人性——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xxii]和朱海燕的《爱米丽的恋父情结》[xxiii]从心理学角度剖析爱米丽小姐的性格悲剧,指出其悲剧源于美国旧南方僵化的传统等级观念,她的悲剧命运是在新南方新秩序建立过程中与旧南方旧秩序发生冲突时所致,是当她的性格发生严重扭曲时所致。
    需要指出的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是肖明翰先生的《再谈〈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答刘新民先生》[xxiv],作者强调爱米丽的爱情悲剧不是新旧冲突而是以清教思想为核心的旧传统造成的。钟尹的《传统与希望的斗争——对〈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人物的深层解读》[xxv]、王敏的《女性悲剧及其价值建构——对〈金锁记〉和〈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女性解读》[xxvi]和陈华的论文《福克纳的爱米丽》[xxvii]均没有超越肖明翰的观点。
    近年来,除凯蒂、爱米丽之外,对其他女性的研究也已起步,特别是对《喧嚣与骚动》中的黑人女仆迪尔西的研究。张春在《〈喧嚣与骚动〉中的“宁静”——试析〈喧嚣与骚动〉中迪尔西形象》[xxviii]、李丹河的《〈喧嚣与骚动〉的另外一个世界——支撑“大厦”的独木:迪尔西》[xxix]及陈娇娥、何畅在《不朽的人的灵魂——解读〈喧嚣与骚动〉中的迪尔西》[xxx]一致认为迪尔西代表着人性美,与南方种植园文明以及资本主义现代金钱文明形成对比,从而寄予了作家的审美理想,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希望,不过,李丹河的文章将迪尔西视为独撑将倾大厦的人是言过其实的,一个黑人女仆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关于别的女性的研究还很少见。
    近些年来,我国关于福克纳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已涌现出许多文章,从社会学、心理学、女性主义批评等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目前我们的研究视野还不够开阔,运用新理论研究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i]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71页。
    [ii]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第115-116页。
    [iii]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页。
    [iv] 肖明翰:《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8页。
    [v] [美]弗雷德里克·格温与约瑟夫·布洛特纳:《福克纳在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5页。
    [vi] 李常磊:《论福克纳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二重性》,《潍坊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vii] Irving Howe,William Faulkner A Critical Study,New York:Vintage,1962,P147.
    [viii] Leslie Fielder,Love and Death in the American Novel,New York:Criterion,1960,P333.
    [ix] Bloom,Harddy Compsom·New York:Chelsea House,1990.
    [x] Faulkner,Doreen and Abadie,Ann·J·Faulkner and Wome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ppi,Jackson and London,1985,P7.
    [xi]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xii] 《四川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xiii] 《潍坊高等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2期。
    [xiv] 《潍坊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xv] 《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xvi]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xvii]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xviii]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xix] 《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
    [xx]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xxi]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xxii]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xxiii]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xxiv]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xxv]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xxvi]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xxvii]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xxviii]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xxix]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xxx]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作者简介:张佐娟(1967—)女,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绥化学院教务处教授,文学硕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