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我有再写一部《深圳人》的冲动”继英译本、法译本之后,薛忆沩小说集《深 2017-10-14
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作家薛忆沩。(Isabelle Lafontaine 摄) 法文版《深圳人》将在11月的蒙特利尔书展上正式面世。 (受访者供图) 2016年,英文版《深圳人》在加拿大出版。(受访者供图...
[访谈] 徐昭武:语文要学一辈子 2017-10-14
退休后的徐昭武在这间书房度过了大部分时间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曾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工作。本世纪初奉命负责筹建南...
[访谈] 常书欣:没有野心 不做IP专访《余罪》《警察锅哥》原著作者 2017-10-14
提起常书欣,有人可能得愣一下,但是说起《余罪》的作者,很多人恍然大悟,“噢,原来是他。”2016年现象级网剧《余罪》大火之后,这个至今仍在山西一个小县城里默默写作的网文...
[访谈] 对话编剧梁振华:现实题材市场价值正在回潮 2017-10-14
原标题:现实题材市场价值正在回潮 近两年,现实题材的电视剧频繁成为社会讨论热点,在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后,《鸡毛飞上天》、《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等一系列...
[访谈] 那些流光溢彩的老故事——专访银葵花奖得主吴新星 2017-10-14
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获奖作者专访系列 《苏三不要哭》 当代语境中历史小说的书写 吴新星 作品 吴新星,浙江宁波人,痴迷儿童文学的纯真美好,愿意在这块园地里默默耕耘。...
[访谈] 唐大年:从不觉得成名成家是唯一的成功 2017-10-14
◎出题者:徐昕 ◎答题者:唐大年 ◎时间:2017年8月28日 ◎地点:北京张自忠路中剪子巷一小酒馆 简历 唐大年,男,1968年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编剧、导演。主要编剧作品有《北...
[访谈] 平野启一郎:网络时代的“分人”和资本主义持续动荡时期的忧郁 2017-10-14
平野启一郎,日本小说家、文艺评论家、音乐人。1975年6月出生,23岁时以处女作《日蚀》获芥川奖,被誉为“三岛由纪夫转世”。《日蚀》以描写奇幻和思辨深刻著称,第二部作品《一...
[访谈] 专访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知干:着力擦亮“文学粤军”名号 2017-10-14
广东作协徐闻古港采风。 受访者供图 近日,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知干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做好新时期的广东文学工作,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努力把全省...
[访谈] 对话莫言:获诺奖五年里都在忙些啥? 2017-10-14
编者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五年过去了,莫言的热度却从未削减,每次在公开场合露面都是媒体簇拥的焦点,他曾笑言:现在每次出门都特别紧张,到处有人拍照到处有人录音。当然,...
[访谈] 对话乔叶:你何以热爱这个世界? 2017-10-14
乔叶是这么给《藏珠记》开头的,“天宝十四年,一个抱病垂危的波斯商人住在长安城东市附近崇仁坊里的一家客栈中。他原来似乎是有钱的,但身体让他越来越穷,后来潦倒到至身无...
[访谈] 专访吉狄马加:诗歌被亟待回到普通人的公共生活之中 2017-10-14
专访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 “希望诗歌周能触发更多热爱诗歌的市民,感受日常生活中诗意的力量” 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
[访谈] 身处这个时代,写作像在火场里绣花——专访作家朱天心 2017-10-14
朱天心(摄影丁杨) 《三十三年梦》,朱天心著,学林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66.00元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用这样细致的方式写京都,那就一次写足吧。写作的过程绝对很愉悦,好像神游...
[访谈] 见微知著,笔下人生——曼陀罗天使访谈录 2017-10-14
对话人:曼陀罗天使(高克芳) 网络作家 周志雄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段玉芝 济南作家,《当代小说》编辑 张 斌 济南作家 高 硕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13级卓越班学生 李晓萌...
[访谈] 毕淑敏:游记写作,重要的是分享 2017-10-14
继《非洲三万里》《美洲小宇宙》之后,近日,毕淑敏再推新作《破冰北极点》。这次,65岁的毕淑敏登上了北极点。 “站在北极点之上,四处眺望,所见之处皆为南方,那种感觉令人...
[访谈] 张怡微:写小说是一种经验的魔术 2017-10-14
《樱桃青衣》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7月 《试验》 海豚出版社 2014年 《细民盛宴》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哀眠》 INK印刻文学 2015年 提及“80后”一代作家,人们的眼光似乎总...
[访谈] 到了某个年龄,开始“倒着活” 2017-10-14
诗人树才 赵卫民摄 从一个外交官、法国文学的研究学者、翻译者、写作者,现在又给孩子谈诗、写诗,他的生命中一直没有变的一个关键词是诗歌。 树才最初写诗,是出于自发的兴趣...
[访谈] 专访朱天心:大陆年轻人难免对台湾文学怀有美好想象 2017-10-14
“我第一次来京都(一九七九)至今,樱花已开过三十三次了。”朱天心写在散文集《三十三年梦》开篇中的一句话,不禁让人想起苏曼殊“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的诗句...
[访谈] 版权价值已全方位体现——专访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 2017-10-14
当前,随着版权概念深入人心,大大小小的公司对于版权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在数字出版领域,有一家企业,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先授权后传播”的版权理念,并持之以恒保护正...
[访谈] 吴琦:今天,文学的表达是否过时了? 2017-10-14
由单向空间、理想国联合出版的MOOK《单读》,近日推出第15辑———《我们的黄金时代》。 新一期《单读》英文标题为“Best Young Writers”,始终关注年轻、活跃的新声音的《单读》,首...
[访谈] 三代人的“爱情知己”张小娴:我宁愿是你们的爱情知己 2017-10-14
资料图 VCG供图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张小娴”三个字,跳出来内容几乎都是关于“爱情”以及大量的“张小娴经典语录”。那一句让无数痴男怨女肝肠寸断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