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现实题材市场价值正在回潮 近两年,现实题材的电视剧频繁成为社会讨论热点,在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后,《鸡毛飞上天》、《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等一系列现实题材作品,也在随后霸占电视荧屏。所以对于市场来说,现实题材电视剧似乎也开始出现回潮。针对这个话题,《信报》记者也独家对话了知名编剧梁振华,在梁振华眼中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一直具备一定市场价值,也不会出现跟风等行业问题。 不是所有作品都要取悦年轻观众 “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要去取悦年轻观众”梁振华一上来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其看来,因为现在为年轻人创作的作品已经太多,所以作为创作来说,不需要再继续硬凑这个热闹。 “我创作时并没想年轻人看不看,这些我决定不了。而且慢慢的,年轻人也会不再年轻,我觉得很多潮流沉淀下来,能够扎扎实实讲故事,抒发对时代的情怀、对人性的观察的作品其实更能留得住。”梁振华认真地表示。 由梁振华来担任制作人、总编剧的电视剧《春天里》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这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聚焦进城务工百姓的生活,当下正在一套热播。这部没有“小鲜肉”、“小花旦”的电视剧,梁振华直言不讳题材颇具创作难度,“首先要让观众有代入感,找到这个群体和其他职业的差异,不能瞎想,写成在工地里谈情说爱的悬浮剧。第二就是行业难点,很多涉及到建筑行业的细节都要去了解。还有更深层的,就是如何表达我们对这个群体的态度。” 现实题材很少有跟风之作 与往年古装电视剧独占鳌头有所不同,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今年发展势头强劲,令很多影视创作者大为振奋。梁振华也承认现实题材回潮是今年比较显著的现象,他也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现实主义作品出现,“时代的趣味在不断波动,有时候是青年趣味,有时候是相对传统的现实主义趣味。前两年青年趣味、网络趣味作品太多了,一多之后造成题材相对趋同,趣味类似,叙事手法也都如出一辙,这样一来观众的兴趣自然会衰减。又正好这两年现实题材出现缺位,其实之前不是没有创作,而是市场给的空间不大。” 在梁振华看来,如今网络文化把传统趣味吞噬,席卷一切,现实题材其实很难变成潮流,影视创作的天平也仍然严重不对等,“真正的问题不是现实题材作品多,而是太少。现实主义不是一条河流里的浪花,它是基座,对创作者综合素养的要求相当高。现实题材永远不过时,也不存在跟风。” 根治行业顽疾需要不唯数据论 对于近两年国产电视剧市场的飞速发展,梁振华认为主要由两方面催生,一是资本化,二是网络化,而这两股力量同时驱动、相互影响,让现在的电视剧创作从投资,到体量,再到影响力成几何级的提升,“但是创作的精神质地和文化质地并不是钱能够换来的,任何作品还是要回归。创作者的初心,对文化情怀的坚守更是保证品质的重要基点。” 当然,高速发展下也带来很多问题,如“天价片酬、收视率造假”等行业顽疾。对此梁振华也表示,其实任何行业都一样,一味逐利会带来很多行业的伦理问题,“但是逐利之外建立文化品质的标准,就会稀释逐利的压力。如果行业树立了信条,慢慢所有人达成共识后,乱象会得到缓解。”要彻底根治这些行业顽疾,梁振华认为首先就是行业的评判尺度,要不“唯数据论”。判断一个作品成功与否,除数据外,艺术和文化品质的标准,情怀和社会担当的标准同样也很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