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张谊生 赵彧:转折与因果在复句中的层次关系辨析(7)


    2.1.2 缺标形式
    转折关系与因果关系套用因部分关联标记缺省、不用也会形成层次划分的纠葛,进而带来语义的多重理解。陈昌来(2000)认为,在多重复句分析中要正确地把握关联词语所管辖的范围和所表达的意义。在转折与因果互相套用中,理想的形式是篇章中的连接成分“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全部出现,其层次划分和语义关系都较为明确,然而,实际使用中,常会出现关联标记部分缺省的情形,这会使得前标④出现辖域(scope)两可的情况,从而影响层次划分与语义关系,当然也就会形成不同的理解。例如:
    
    例(17)中前标“虽然”出现辖域两可,由其选示⑤出来的语义关系也就不同。按(17)划分,该句是因果后套转折式,“虽然”统辖的是果分句“需要不断地有新的人才进来”;按(17’)划分,该句是转折前套因果式,“虽然”统辖的是整个因果复句“因为它不断地发展,需要不断地有新的人才进来”;这是Ⅰ型套用纠葛的情况。再如:
    
    例(18)也是前标“虽然”出现存在两可的情况,表示的事理基础是事物间关系的多重理解,选择表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多选一的过程,即根据表述者的理解与需要有所选择的过程。按(18)划分,该句第一层是转折关系,“虽然”统辖整个果因句,整体套用为转折前套果因式;按(18’)划分,该句第一层是果因关系,“虽然”仅统辖果因句的因分句部分,整体套用的是果因后套转折式;这是Ⅲ型套用纠葛类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