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张谊生 赵彧:转折与因果在复句中的层次关系辨析(14)


    3.1.2 主观视点强化
    分句与分句之间本来就已用某种关系词语显示出来隐含的某种关系,为了强化表达、突显这种关系,还可以再加上更为明显的标示这种关系的词语。例如:
    
    例(39)分句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显示出来,加上“但是”,进一步强化突显转折关系,语表上就出现了“但是因为”这种异句框式连词的包孕现象;例(40)加上“虽然”,突出表达转折句内部的让步关系。视点强化对转折关系与因果关系套用的连接词的选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
    
    例(41)分句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已经显化了,而内部的转折语义通过加上“但是”,即“尽力想抢到球、控制住球,并且竭力为自己创造机会”与“努力往往并不见效”之间隐含的转折语义被显示出来,其语用效果在于更加强调在“无法适应气温”这个客观条件下,突显付出与回报之间的转折关系。例(42)分句之间存在的套用关系已经显化,而内部隐含的因果关系通过加上关系词“因为”,使得隐含的因果关系也得到强化突显,就形成了异句框式连词套用现象。由于强化形式是在一种标志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种标志,因此强化的结果,就会造成“标志复现”的现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