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张谊生 赵彧:转折与因果在复句中的层次关系辨析(16)


    3.2 相应的语值输出
    复句研究要重视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的三角研究,语里相同而语表互异,必有不同的语用价值(邢福义,2001)。转折关系与因果关系互套的语用价值主要有三:前景突显与视点选择、详述话题与信息追补、顺势推导与逆势论证。
    3.2.1 前景突显与话题详述
    语序变化可以造成句子语义成分配位顺序的变化,因果配位是一种顺向语义推进关系,而果因配位则是一种逆向的由果推因“非常态”的配位,是一种前景化的操作手段。例如:
    
    上述三例,果分句在前是一种前景化的句法操作,这种“非常态”的配位的语用目的就是通过占据句首位置以达到突显的效果,从而起到某种主观强调的作用。“科技带头人应该奖、威尼斯和我们的苏州是姐妹城市、悬拼是目前先进的建桥工艺之一”都是表述者想要强调、突显的成分,因而采用Ⅲ型套用类型,让果分句居前无疑是合适的。
    转折与因果的套用尽管模式不同,但都是对处于前景化的话题成分的信息扩充,使交际中的信息量对于受话人来说显得更加详细、具体。例如:
    
    上述三例,前两例都是转折后套因果,区别在于前者为全标形式,后者为意合形式;后一例是转折后套果因,但都是对话题成分“书中写到的人物、组员聂忠平、控制欧洲核武器谈判”信息量的扩充,使受话人/读者对其的感觉更加具体、实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