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张谊生 赵彧:转折与因果在复句中的层次关系辨析


    Discrimination of Hierarchical Relation of Cause and Transition in Compound Sentences
    作 者:张谊生 赵彧
    作者简介:张谊生,赵彧,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 200234)。
    原发信息:《对外汉语研究》(京)2016年第201614期 第1-18页
    内容提要:转折与因果的套用既可以看成是异类嵌套,也可以看成是异句框式连词的套用,体现为一种包孕的关系。歧义与纠葛的消除主要有自身的逻辑语义、补充关联标记以及更广的语境消解三种手段。复句套用形成的动因与语言表达的象似性在语言中的映射紧密联系,与话语者的主观视点强化和截搭造句的心理活动也不无关系。在语用上体现为:前景突显与视点选择、详述话题与信息追补、顺势推导与逆势论证。
    关 键 词: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套用类型/纠葛消解/语值表达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程度副词的生成、演化及其当代功能扩展的新趋势研究”(15BYY131)、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79)“介词演化的规律、机制及其句法后果研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2BYY002)“当代汉语流行构式研究”专题成果之一,并获得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规划项目的资助。
     
    在现代汉语多重复句中,转折关系与因果关系都可以出现在互相被包含的复句关系中。因此,脱离了特定的语境,有时两种复句关系的分析,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例如:
    
    上面S1a是鲁迅《祝福》中的一句陈述,其实,这句话是个歧义句:分析为S1b,就是个转折复句,转折关系的后分句又是由表示因果关系下位分句构成的;分析为S1c,则是个因果复句,因果关系的前分句又是由表示转折关系下位分句构成的。再如,演员文章出轨后马伊琍在微博上所说的那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已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新兴的流行构式了,然而,这同样也是个转折套因果或因果套转折的歧义句。例如:
    
    那么,这种可能有两种逻辑语义关系的复句,究竟分析为哪一种是正确的?或者说在一定语境中,两种分析都是正确的,那做出不同分析的理据是什么?而且,制约这种歧义复句的基本因素都有哪些?对于这一类语言现象,语言学界已有所研究,邢福义(1991)、陆丙甫和金立鑫(1988)、刘福铸(1999)、查洁(2010)等,都曾提出过各自的看法。
    我们认为,相关问题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尤其是这类复句套用一共有哪些类型?影响和制约其套用的动因究竟又有哪些,怎样消解不同类型套用导致的语义多重理解,以及不同层次关系的复句各有哪些语值输出等,这一系列问题正是本文想要详细讨论的。
    本文例句引自北大语料库、BCC语料库以及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汉语复句语料库,少数摘引自专著、论文以及微博等语料,所有例句全都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