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件句的语义功能。Comire(1986:88)对条件句的假设性等级(degrees of hypotheticality)进行了分类。所谓假设性等级是指条件句尤其是条件小句所涉及的情形实现的可能性的程度。王春辉(2010)在Comire的基础上整理出一个假设性由强到弱的量级:违实条件句;假设条件句;真实条件句;真实陈述句。Traugott(1985:293)根据条件小句的语义功能把条件小句分为三类:真实的(real),想象的(imagined),违实的(counterfactual)。在英语里,条件句假设性等级的不同,通过时、体、态体现出来。 汉语尽管缺少形态的变化,条件句的等级性在时体态方面不及英语等语言明显,但也不是Comire(1986)认为的汉语没有假设性等级区分。汉语里有些连词的使用与假设性密切相关,如文言文中使用“使、令、设”等假设词的句子多半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向使”更是限用于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吕叔湘2002/1942:413)。上古汉语中的条件“使”字句,大都属背离事实一类,“若”字句则大多属于可能实现的情景(张丽丽2006)。同时,汉语的假设性等级也可以从句法结构上看出,如前所述,中古近代时期的“向”多与“不”、“非”、“无”等否定词连用。而条件小句用否定假设词引导,往往指向已然的事态,否定已然,自然导致违实解读(蒋严2000)。 就我们考察的两类连词来说,来源于“追溯义”的假设条件连词,其引导的小句一般是“违实条件句”,如例24),“伍子胥从奢俱死”显然是违实的条件;而来源于“持续义”的假设条件连词,其引导的条件小句一般是“可能成立”的条件、或者说是一种想象、假设的条件,如例25),“二更左右不来到”是对未来情况的假设、想象,并作为条件。 24)太史公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 25)我眼巴巴的盼今宵,还二更左右不来到,您且听着:堤防墙上杏花摇。(《董解元西厢记》卷五》) 不仅条件句的假设等级不同,而且条件小句的语义功能也有不同。源于“追溯义”的连词引导的“违实条件句”,其语用功能主要是多用于反思;源于“持续义”的连词引导的“可能性小句”,其语用功能主要是多用于建议和劝诫。“持续义”时间副词表示已经存在、出现或进行的状态、情况或动作行为,在现在或将来持续不变,这种持续不变也就是对现在和未来的一种设想,是不确定的,自然是有可能的,从而可以劝诫和建议;而“追溯义”时间副词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从过去到说话时为止一直是这样,是针对过去情况而言,既然是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那么也就是已然的动作或状态,从已然的情状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亦即反思。 综上,语义演变(亦即语法化)过程中,由于输入端语义的不同导致输出端语法功能的不同。也就是说,同来源于时间的词,由于其源义不同,演变为连词后,导致了其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