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辽宁大学教授彭定安主编的《鲁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标上》,这是鲁迅与日本文化、日本文学关系之研究的集大成的学术著作,全书规模宏大,精装,凡九十多万字,执笔者均为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东北高校的专家教授等研究人员,包括彭定安、武斌、王俊儒、王建中、马兴国、刘立善、李春林、吕元明,集中了东北地区的日本文学研究、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优势力量,体现了东北地区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实力和丰厚积累。全书除绪论和结束语部分外,共十五章,其中涉及到鲁迅与日本之关系的时代与文化背景(第一、二章)、鲁迅在日本的留学史(第三、四、五章)、五四时期和三十年代的鲁迅对日本文学的接受及他与日本友人的交往(第六、七、八章)、鲁迅的日文翻译(第九章)、鲁迅的日文作品(第十章)、鲁迅对日本人、日本社会与文化的观照(第十一章)、日本对鲁迅的解读、诠释、研究与接受(第十二、十三章)、中国学术界对日本的鲁迅研究成果的介绍、评论与借鉴(第十四、十五章)等。可以说,这是一部以鲁迅为纽带的中日文学、学术和文化的交流史。这种交流是双向的——先有日本对鲁迅的影响,再有鲁迅对日本的影响;这种交流又是互动的——日本人对鲁迅的研究、中国人对日本鲁迅研究的研究。本书在这种双向、互动、回返的交叉关系中,建立起了以鲁迅为基轴的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标”。全书资料弘富,视野开阔,充分吸收消化了中日两国鲁迅研究的成果,并将有关成果纳入全书的宏大结构中。有些章节,如第十一章对鲁迅的日本文化观的梳理与评析、第十二至十三章对日本鲁迅接受、评论与研究史的总结与评述,都相当具有学术价值,此前我国对有关问题的论述是零星的、不系统的,本书的这些章节以其系统性、全面性,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书后的几个附录《鲁迅与日本大事系年》、《日本鲁迅研究论著系年目录》等,对于读者也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 中日近现代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领域。在这方面的著作有孟庆枢主编的《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何德功的《中日启蒙文学比较论》和秦功的《觉醒与挣扎——二十世纪初中日“人”的文学比较》(均东方出版社1995)。其中,《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是孟庆枢主持的国家“七五”社科研究课题,执笔者除孟庆枢外,还有张福贵、陈泓等。该书二十一万字,由十篇系列文章构成,其中有孟庆枢执笔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思考》、《日本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近代文学》、《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中日新感觉派之异同》、《在东西方文学交融中的鲁迅与夏目漱石》,张福贵执笔的《日本私小说与创造社小说》、《日本白桦派与周作人》、《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与李初梨的“革命文学观”》等。内容包含了中日近现代文学思潮比较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其中有的文章颇有新意与创见,如张福贵的《日本白桦派与周作人》等。但不同文章的质量颇有参差,如《日本新剧运动与田汉》一文,思路不清,结构混乱;有的文章在材料和观点上颇可商榷。如《日本唯美主义在中国:从引进到流失——以谷崎润一郎为中心》一文,由于对中日唯美主义文学的材料掌握和消化不够,便匆忙得出了结论说:“中国文学方面始终没有‘平行地’存在过即使是最低意义上的唯美主义流派或作家”,日本唯美主义文学也没有能够影响中国文学,日本唯美主义介绍到中国,接着又“流失”了。现在看来,这种结论是难以成立的。尽管有这类的问题,该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同类著作,在选题上的开创性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书后作为附录的《中国译介日本文学年表》,表明著者对有关资料的收集下了功夫,对读者也很有用处。 何德功的《中日启蒙文学论》和秦弓(张中良)的《觉醒与挣扎》,都是博士学位论文,分别有十八万字和二十万字,是迄今我国出版的为数寥寥的有关中日比较文学方面的博士论文中的两篇。《中日启蒙文学论》选取“启蒙文学”这样特定的文学思潮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其中论述到了日本政治小说与晚清小说界革命,诗界、文界革命与日本明治文坛,周氏兄弟在五四前夕的文学主张与日本文学的影响,“人的文学”与日本白桦派,鲁迅、郁达夫与私小说等问题。就中国文学来说,著者的研究范围是晚清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启蒙运动和五四时期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心的文学革命运动;就日本文学来说,涉及到日本明治初期的启蒙文学,并延伸到大正时代的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可以说是在一种宽泛的含义上使用“启蒙文学”这一概念的。在有关问题上,作者展示了自己的看法。但在资料的收集上和利用上,尚有一些未尽之处,限制了作者将论题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秦弓(张中良)先生的《觉醒与挣扎——二十世纪中日“人”的文学比较》,其核心概念似乎是“人的文学”。很大程度上说,“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思想”是中日近现代文学的主导思想,涉及面相当广泛。秦弓的意图在于对中日两国的“人的文学”做“宏观性的比较研究”。全书分为“思潮研究”和“主题研究”两部分,对中日两国“人的文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中国的“人的文学”对日本近代“人的文学”的择取、“人的文学”的理论建构及框架,“人的文学”的主题在创作中的表现等,都做了全方位的比较研究,对于理解中日两国人道主义文学对应发展的轨迹、规律和特色都有助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