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老一辈学者贾植芳先生关于中国留日学生的论述和研究,夏晓虹教授对梁启超与日本文学关系的研究、黄侯兴教授关于郭沫若与日本文化的研究、钱理群教授关于周作人与日本文化的研究,王中忱教授关于中日现代文学某些个案问题的比较研究,陈生保教授对森鸥外的汉诗的研究等,都是值得注意的。其中,夏晓虹在《觉世与醒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一书中关于梁启超的文学活动与日本之关联的研究,在观点与材料上一直拥有权威性。王中忱教授在90年代后发表的多篇文章,在选题视角的新颖、研究课题的更新上,都做了可贵的努力。如,他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角度,对日本近代作家二叶亭四迷对中国的殖民主义冲动的分析,对殖民空间与日本现代主义诗歌的分析、对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及其作用与影响的分析,都是有启发性的。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中忱的《越界与想像——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收文章十四篇,集中反映了作者的研究实绩。 总之,中日文学比较研究,和中俄、中法、中英、中德、中美文学比较研究相比而言,在我国与某一国别文学的比较研究中,是研究实力最强、成果最多的领域。这与上千年来中日两国在文化与文学上密切关联的历史有关,也与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学研究在中国的繁荣兴盛的大环境有关。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中日文学关系的历史面目越来越清晰了,对一些重大基本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当然,这种研究远没有终结,仍然有许多研究领域有待于开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再研究与再认识,在研究者面前还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1] 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2] 王晓平《佛典·志怪·物语》,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年。 [3] 李树果《日本读本小说与明清小说——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透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4]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18页。 [5] 千叶宣一《中日战争与昭和文学》,原载《中日关系史研究》1998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