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概观(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方研究》 王向远 参加讨论

    李树果的这部书就是以上述三部中国小说为中心,探讨它们对日本读本小说的影响,并涉及其它中国小说对日本读本小说的影响。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在中日古代文学的交流史和古代文学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成绩。如辽宁大学的马兴国教授从1987年至1993年间,在《日本问题》等杂志上陆续发表研究文章,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小说《游仙窟》、《三国演义》、《搜神记》、《西游记》、《世说新语》、“三言两拍”、《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在日本的流传及对日本文学的影响。翻译家申非在《日语学习与研究》等期刊中,发表《〈平家物语〉与中国文学》、《雨夜物语与剪灯新话》(均1985)等文章,吉林大学赵乐珄教授在中日比较诗学方面发表了若干有分量的论文,如《日本中世和歌理论与我国儒、道、佛》(《吉林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和歌理论的形成和我国诗学》(《日本文学》1987年第3期)等。后来,这些论文被编入了赵教授主编的论文集《中日文学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中。吉林大学的于长敏教授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漫笔》(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的小册子中,收集了作者二十多篇有关的文章和随笔,这些文章分为“中西文化篇”、“中日文化篇”和“中日文学篇”三组,其中“中日文学篇”中的《几组中日民间故事的比较》较有新意,后来,作者将这个课题做了深入研究,写成了《中日民间故事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一书。该书分神话和民间故事两编。在第一编中,作者分析了中国的盘古神话、伏羲兄妹的神话、女娲造人的神话对日本神话的影响,同时,关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的神话为什么对日本神话没有造成影响,也做了分析,他认为这反映出中日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与日本人性情急躁、缺乏韧性、讲求功利,顺从自然的民族性格有关。在第二编中,作者按通常的故事类型划分法将中日民间故事分为天外赐子型、贪心型、羽衣仙女型、蛇郎型、灰姑娘型、动物报恩型、弃老型、解释存在型、难题求婚型等类型,进行比较分析。有些结论是有启发性的,如认为日本民间故事,在对立的矛盾中,不是以武力消灭对方,而是感化对方,所表现的并不是对立的阶级性,而是人类的共性。关于中日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在此前虽有不少单篇文章,但作为系统的论著,该书还是第一部,是值得注意的。山东大学的高文汉教授的长达四十六万字的专著《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是一部涉及中日整个古代文学史上各个时代的带有通史性质的著作,全书以论述日本汉文学的发展及重要作家作品为主,评述了日本的汉诗、汉文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联,同时也涉及日本物语文学《竹取物语》、《源氏物语》对中国文学的吸收与借鉴。虽然大量的文学史实、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占了书中的很多篇页,一定程度地冲淡了论题的集中和比较文学应有的理论个性,但对于一般读者还是有益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