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概观(10)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方研究》 王向远 参加讨论

    张莉副教授在《多向的思维,新颖的理论——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中评价说:“王向远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立足于世界文学的高度,来透析中日文学,以一种世界性、整体性的眼光来考察中日两国的文学现象。”“提出并解答了中国现代文学及中日比较关系视频上的一系列重要课题,深化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其‘思潮’、‘流派’、‘文论’、‘创作’三个部分,几乎涵盖了文学的全部触点。作者摆脱了繁冗,挤掉了水份,直奔主题,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推理、逻辑思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翔实的资料占有,令人信服的考证,创新的理论体系,使《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成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亮点。”
    张福贵和靳丛林两教授合著的《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虽云“比较研究”,实际上是一部中日文学交流史、关系史性质的著作。本书按历史线索将中日现代文学交流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40~1918年,作者认为这一阶段主要是中国向日本学习,经过黄遵宪、梁启超和鲁迅三个阶梯,基本完成了由传统文学交流向近代文学交流的过渡;第二个阶段为1919~1927年,作者认为五四文学革命虽然在日本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却使中国近代文学的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更有利于交流的层面;第三个阶段为1928~1936年,是中日无产阶级文学交流甚密的时期,是两国文学交流最活跃的时期,同时也是最后的共振期;第四个阶段为1937~1949年,战争阻断了中日文学的交流,但尚有涓涓细流使两国文学关系不至完全中断。全书根据这样的四个时期的划分,分为四编。每编分若干章节,较为系统地评述了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的交流历史。由于篇幅有限(二十七万字),本书对这种关系的梳理大多是粗略的,还有不少问题点没有涉及到。例如在第四编中对战争期间的中日文学关系,叙述太过简略。总之,作为第一部试图系统评述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史的著作,在理论与材料、观点与方法上,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以“翻译文学史”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日本文学的历史,可以揭示中日文学交流的一个重要侧面,在这方面,王向远2000年完稿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填补了一个空白。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日本文学翻译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国别文学翻译史。全书将20世纪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划分为五个时期,即清末民初(1898~1919)、二、三十年代(1920~1936)、战争时期(1937~1949)、建国头三十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1979~2000),以三十五万字的篇幅评述了各个时代日本翻译文学的背景、特点、重要翻译家、重要译作及其成败得失。各个时期配重点评述的翻译家有鲁迅、周作人、章克标、崔万秋、谢六逸、夏丏尊、李漱泉、田汉、刘大杰、胡仲持、沈端先、冯宪章、楼适夷、丰子恺、钱稻孙、杨烈、李芒、申非、叶渭渠、唐月梅、文洁若、郑民钦、陈德文、林少华等。对重要译本的评析深入到文学本体的层面,根据不同译本的不同特点和情况,对情节、人物和翻译语言技巧进行的细致的分析。全书有意识地摆脱那种将原文和译文罗列出来加以对照、简单评判优劣的做法,认为在翻译文学史若展开纯语言层面的过于细致的分析,就会使翻译文学史成为翻译技巧的讲义,而应在以文学为本位的前提下,注重分析和揭示翻译文学、翻译家及译作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社会、政治、国际关系、文艺思潮流派等复杂的文化成因,注重分析翻译家的文化立场、文学观念对翻译的制约与影响。鉴于我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家有许多同时又是作家这一事实,该书将翻译与创作作为一个整体,注意将作为翻译家的翻译与作为创作家的创作两者联系起立加以考察。书后附的《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文学译本目录》,收译本两千种,为我国第一份全面的日本文学译本目录清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