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东方文学 >

漫游男女:横光利一的《上海》(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岳论丛》2013年5期 彭小妍 参加讨论

    芳秋兰:神秘的中国女革命家
    然后,突然地,山口在舞者群中看见一名优雅的中国女人。他喃喃道:
    “啊,那是芳秋兰。”(60)
    芳秋兰第一次出现在小说第四章时,小说的主要角色大多齐聚在宫子担任舞女的舞厅中。芳秋兰出现的一幕极具象征意义:一位优雅出众、美艳不可方物、所有男人虎视眈眈并渴慕拥有的中国女人,却无人能了解或掌握她;就仿佛各国众目睽睽、虎视眈眈,却无缘企及的中国。故事中,似乎从未有人曾与她直接接触,直至小说第二十三章暴动突发时,参木正巧在现场。
    身为伪装下的共产党间谍,芳秋兰似乎拥有多重身份:此幕中是个舞女,而另一幕中却是个工厂工人等等。甲谷是小说中的典型摩登青年,一眼见到她即神魂颠倒,目不转睛。事实上,舞厅中所有男人都向她行注目礼,目光全都投向她的桌子。她是故事里众多女性角色中,唯一脸部特征有详细描述的,但这并未使她的性格更易让人看穿。她离去后搭上一台黄包车,甲谷则坐上另一台紧追在后,穿梭在大街小巷跟踪她,满脑子都是她美丽的影像:“小巧的双唇,幽黑深邃的双眸,上卷的浏海,蝴蝶项链,浅灰色上衣及裙子”(61)(小说第四章)。他紧追不舍,直到最后她下了黄包车,随一名西服青年消失在视线之外。这一幕点出的摩登青年与摩登女郎的关系,是新感觉派作品的特色:摩登青年,一如浪荡子,一心一意追随摩登女郎到永恒,即使注定要受尽她的折磨。
    芳秋兰是个人人都谈论的神秘人物,在许多方面,她象征众多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人——所企图征服的中国。在小说第十八章中,甲谷的兄长高重与参木交谈时,形容中国是个完全不合规范的国家。据他说,中国人不依赖任何像是希望或理想的东西;在中国,唯一行得通的东西就是金钱。他认为中国人有智慧,因为他们让外国人在中国赚了钱后,把钱都花在中国境内;中国人是善良的,因为他们竟认为日本人还是人。当参木问道:“你是说,中国人不是人,而是神吗?”高重回答:“他们不是人,是神人的化身。”(62)他继续说道,对中国人而言,谎言不是谎言,而是中国式的正义。他称之为“颠倒的正义”,并宣称中国是个“神秘”或“怪异”的国家(怪奇な國)——迷人却无法看穿。
    第二十三章中,即使深爱着永远无法企及的京子、对任何女人都兴趣缺缺的参木,在棉花厂的女工群中首度看见芳秋兰时,都不免要“努力抗拒”她的美貌(63)。参木刚得知京子的丈夫死于肺结核,对她的激情正死灰复燃中,但却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凄艳的女人”所吸引。此时,参木才辞去了在日本银行的工作,原因是他对公司的腐败感到愤怒不已。如今,他在高重的工厂任职,高重正陪着他在厂里巡逻,并告诉他芳秋兰是名共产党员,还说:“她只要稍抬起右手,这家工厂里的机器都会戛然而止。”(64)他之所以让她留在工厂里,是因为“他以和她竞争为乐”,而且他预料最后她将被杀害。结果,真被他说中了。
    参木巡逻时手持手枪,一旁印度警察戴着头巾一字排开,预示着暴动即将来临。这一幕是整部小说的高潮;工厂中这场暴动将引爆五卅运动。当参木及高重由抽棉区前往清棉区时,故事描述工厂里在轰隆作响的机器前冷漠工作的男性工人群体时,具有高度象征意义,使人想起先前的妓女群,同样被描述为一个可怕实体:“把手群形成一个弧形,男性工人冷漠的面孔不断流进流出。高高胀起的棉花像是一阵怒涛,猛然啃咬震动着机器。”(65)我在此将“ハンドルの群れ”译作“把手群”,目的是凸显这一幕与先前讨论过的“妓女群”之间的密切关联。横光利一重复使用同一个詞“群れ”(群体)来量化妓女和机器,而同时也将男性工人等同于后者。更重要的是此处“怒涛”的意象,使人联想起先前被形容成一群水蛇的妓女群。小说描绘五卅运动中工人起义时,也始终使用波浪的象征。
    暴动的背后,是英国在印度及日本在中国的棉花生意的竞争、工人对工资的不满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浪潮”(マルキシズムの波)——又是海浪的象征。参木与高重巡逻工厂时,暴动爆发了。首先,一条走廊突然着火。接着,窗户被一阵子弹射穿。女工群(工女の群れ)大为惊慌,开始尖叫,像漩涡般(渦を巻ぃた)发疯似地在工厂里不停打转,阵阵警笛声嘶吼着(66)。混乱中,参木在漩涡般的女工群中瞥见芳秋兰的脸。企图救她脱离混乱。此幕中的措辞及意象,不禁令人想起小说第十章中,参木受困于妓女群的那一幕:
    在参木面前崩溃的浪潮边缘,芳秋兰的脸漂浮不定。他挣扎着寸步前进,越过倒地女工群的背上,伸手向她。他的下巴最后撞在她的肩上。强烈震颤的人群使他的身体像艘倾斜的船。他抵挡不了来自身后的力量,倾斜着身子滑过许多肩膀。紧接着,芳秋兰的身体开始往前倾倒。他向上抱起她,试图站起身,但有人倒在他们身上。他的头被踢了一下。瞄准浪涛般晃动的众多身体间的一小块空间,他感觉身子在下沉。他将秋兰抱在怀里,但他的手臂却被无数脚压制着。
    他的身体两侧下方塞满了鞋子。不过,对参木来说,身后的暴动却已过了。犹如沉没海底的贝壳类生物,他们不得不等待,直到能从茫茫人海深处再度浮出水面。(67)
    对本文的理论架构而言,这一幕的象征含义极为明显:无论参木或芳秋兰都是随人群漂泊的漫游男女中的一份子。虽然小说中,他们是具有名字的人物,看似与众不同,但事实上,他们和众多在生命之海中浮浮沉沉的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最后,参木总算从人群中救出秋兰,护送她回家。考虑到一个日本人在中国人区域独行的危险,她邀他留下过夜,这样她就不必在夜间拖着一条受伤的腿护送他离开。第二天早晨,她带他到附近的餐厅吃早餐时,他们的谈话很快演变成一场亚洲主义与无产阶级主义的辩论。这是小说中争论性的一刻,强化了参木与芳秋兰各自代表的象征性角色。
    交谈中,秋兰充当中国共产主义的发言人,而参木,根据她的观点,是日本资产阶级的代表。秋兰认为攻击日本工厂的那些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样正攻击着日本中产阶级,如此也就是协助解放了日本无产阶级。但参木声称,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者,他无法视自己为世界公民。他宣称,“你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东、西方的文明发展速度是一样的。但我认为这套谬论只会导致较优势的一群受害者。”(68)当秋兰指控他是一名亚洲主义者时,参木极力否认,并坚称他只是热爱日本,正如她热爱中国一样。然而,要说参木是日本中产阶级或亚洲主义的发言人,可能不完全正确。笔者在本文稍后将探讨,在小说的某些片段中,参木事实上象征了大和魂(日本灵魂)最纯粹的一面,正如阿杉象征了日本的身体。虽然参木不算是彻头彻尾的亚洲主义者,但和秋兰争论时,他的话语明显受到盛行于日本的亚洲主义论述影响。有如信息可以流进流出的一个容器般,参木身为故事中的角色,显然没有完全意识到,已经深植于他心灵中的亚洲主义论述、或是其他论述的历史意义。
    如众所周知,明治期间,福泽谕吉于一八八五年倡导著名的“脱亚入欧”观(69);他认为日本的未来在于摆脱落后的亚洲、并追赶欧洲的科学成就。这个理念对日本政策及整个世代的日本知识分子,影响重大。但大正时代的日本,奠定了对亚洲的兴趣,也复兴了江户时代盛行的儒学研究。首先倡导此思想的是冈仓天心(或冈仓觉三,1863-1913)。他深受芬诺洛萨(Ernest Fenollosa, 1853-1908)(70)影响,于一九○三年出版了英文书《东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 with E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rt of Japan)。他主张“亚洲一体”(Asia is one),因为所有亚洲国家的现代化都落后于西方国家,而且东方精神文明远胜于西方物质文明。在书中,日本的原始艺术、印度的佛教及中国北方的儒学,皆被列为东方文明的巅峰。冈仓认为,在西方文明冲击下,亚洲必须团结并振兴其精神文明,才能获得最终胜利(71)。滨田耕作于一九三三年发表《东亚文明的黎明》(The Dawn of East-Asian Civilization)时,“东亚”(East Asia)这个词汇,如同冈仓的“亚洲”(Asia),明显企图贬低中国在东亚地区的领导地位。两人皆强调,所有东亚国家形成一个文化实体,密不可分(72)。换言之,所谓的“东亚文明”正在抹杀“中华文明”。这当然也是为了使日本与传统的“华夷秩序”——亦即以帝制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脱钩,并加入现代帝国主义的全球竞争(73)。“斯文会”(儒学协会)活跃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五年期间,目的在推动儒学,并促进共享深厚儒学传统的亚洲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冈仓的思想与斯文会的活动,有助于加速形塑亚洲主义的概念;对一九三八年兴亚会与一九四○年大东亚共荣圈所推动的政策,更有推波助澜之效(74)。
    参木对秋兰说:“你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东、西方的文明发展速度是一样的”,并指出这是错误的想法时,他无疑以冈仓的理论为本:亚洲整体的现代化,落后于西方。然而,即使他养成于大东亚共荣论述之下,谈话中也能发挥这种论调,却似乎经常心存疑惑。如果横光利一有意倡导日本的大东亚运动,参木及阿杉等小说中角色,却似乎并非这个运动的最佳代言人。他们往往出现在街上游荡,漫无目的,只是日本失落的子民,在面临经济、政治及军事战争狂澜的半殖民上海中,随波逐流。他们象征帝国主义扩张的负面结果;他们随着日本的政策来到中国大都会,希望可以在此谋生,最终却沉沦在社会最底层——两者同样在他乡失业,身无分文。这点,本文稍后将进一步讨论。小说中真正的亚洲主义者,是专事收集死人骨骸的山口,下节将详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