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教育,多寻本意 少按“套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未知 马维 参加讨论

    
    《教育的重建》
    杨东平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就教育的本义而言,应该有比“赢”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寻找并找到热情和兴趣所在。而教育的终极目的呢?恐怕不外乎帮助个体实现幸福。
    杨东平老师的书,总是让人充满期待。他的关注点开始聚焦教育时,最著名的代表作便是《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书中尝试对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做出总体评价。2006年,杨东平老师又有《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和现实》一书出版,将“教育公平”这个之前仅见于少数媒体的不起眼话题,正式引入了公共话语的场域,再次做了一回“吃螃蟹的人”。如今,担任民间研究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已有十余年之久的杨东平老师,将他过去十年来在各种场合发表的关于教育问题的演讲稿编成了一部非常好看的书:《教育的重建》。
    “起跑线”偏离了教育本意
    说这本书“好看”,首先是因为这是一部演讲集,读起来颇为流畅,且因作者长期身在教育改革第一线,所做演讲皆与此相关,故而全书的信息量极大,非一般公共媒体可比拟。又因“教育改革”的话题,与千家万户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即使是自认对教育无多少专门见解的普通读者,读来亦毫无隔膜感。而这部书之所以值得一读,当然远不止于此。
    从教育的理念而论,这部书中提供的见解,可以帮助如今众多的家长,减少或摆脱对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在杨东平看来,“起跑线上的输赢”这样的主张,应该只对短跑运动员适用,而非常不适合用来形容孩子的教育。原因在于,教育和人的成长,都是长时段的事情,是伴随着人漫长一生的。而对于人的成长来说,“耐力”在大多数时候,似乎比人在起跑时的状态和位置更重要。因此,即使今天“赢在了起点”,也不代表一定会“赢在终点”。
    更何况,就教育的本义而言,应该有比“赢”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寻找并找到热情和兴趣所在。而教育的终极目的呢?恐怕不外乎帮助个体实现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一千个人大概会有一千种以上的定义,不过从内心而言,我们大概都会承认,只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才是最幸福的。正如杨东平在书里引用的周国平的一段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得让自己满意,而且可以靠这个谋生,这样八小时之内就幸福了。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也感到快乐,这样八小时之外也就幸福了。一天24小时就都幸福了。”
    培养孩子不能“按套路”
    以这样的视角反观那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你就会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持此类观点者,无论教师或家长,都假定了一个前提:只有从零岁开始,按照一套预先设定的套路去训练孩子,直至他离开学校,才有可能让孩子在社会上不输于人,甚至有高人一等的立足之地,而这种“高人一等”的想法之根深蒂固,不仅源于传统,更源于如今日益显著的社会分层,因而从表面上看,大家似乎都再也无从逃脱这日益“水涨船高”的无聊游戏了。
    不过,杨东平在他的这本书里,却常常提示人们,按套路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使总是考第一名,也往往并不能有成功的事业。试看,古代状元那么多,有几位是史上留名的?今日的高考状元,数年之后,还有几个在进入社会之后,真的成为了出类拔萃之辈?可见,那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可谓是见树不见林的短视之见。创造性的人才,往往不是考试这种模式能选拔出来的。这世上不会有两个人的想法和行为是完全相同的,而这种差异正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教育能给予人的,是对种种差异的维护和鼓励。与此同时,在杨东平看来,培养身为公民的勇气、道德、责任感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帮助孩子强健体魄,这些也应当是现代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公平”是教改的重要内容
    除了探究理念,在这本书中,作者花费了更多的篇幅来探讨教育改革这个既牵动万人心,又让人颇为无语的话题。几年前,BBC的3集教育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坚强吗?中国式教学》曾在中英两国的教育界和部分家长中引起过强烈的关注。杨东平的整本书,就是以对这场讨论的叙述开始的。有比较才有鉴别。虽说中国学生,尤其是上海学生在连续数年的国际权威教育测试中都拔得头筹,但在作者看来,这远不能说明中国教育“真的厉害”。且不说那些代表中国参赛而蝉联冠军的上海学生,其课业压力之大是全球第一,学习时长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倍多,单论这种以标准化考试模式来评价一个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准的做法,就有失偏颇。或许,它确能证明中国学生“会考试”,但大概也仅能证明这一点吧。
    有意思的是,看到这个结果之后,英国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居然评论说,英国在公办学校里实行低水平的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却在学生主要来自精英阶层的私立学校实行与中国一样严格的苦读教育,“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而在他看来,中国普及化的公立教育则更多平等色彩。这自然是外邦人之言了,不过倒是可以由此让我们注意到中国公立教育中的“公平”问题。如今,我们大概都能感知到,中国公立教育中最大的违背公平之处,乃是在于各类重点中小学的设立。作者之所以将包含争论的演讲,置于全书的开篇,想来也是用心良苦吧。
    教改需要社会合力
    这部书里记录的另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是关于台湾教育改革的。转型之后的台湾,曾经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继续着过去那种刻板的教育模式,后来才在民众的压力之下被迫改弦易辙。改革之前的台湾教育,几乎跟今日内地的教育如出一辙:升学主义盛行、教育行政化倾向严重、学校沦为教育工厂,专门大批量“出产廉价产品”,学生在学校所学,根本无助于他们的未来。后来,在官方授意下,诺贝尔奖金得主李远哲主持发布了教育改革的报告,开启了台湾教育从中枢到各级学校的改革。虽说之后又历经曲折,且并未完全实现教改开启之前民间的诉求,但毕竟,随着威权主义在台湾教育领域的退出,学生的课业负担已减轻了不少,而整体教育水准非但未曾明显下降,反而有所抬升,在国际上也占据着靠前的位置。
    如今,令台湾教育界头疼的则是另一个问题:对高等教育实行完全的市场化,是否有违公平原则?而因为牵涉到公共政策,这又显然不是教育界人士凭借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可见,很多时候,教育改革的开启,往往需要依靠社会的合力,此时,身为教育学者所能做的,也就正是作者正在践行的:为教育改革鼓与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