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别虚构 人在认识一个事物前,几乎都有一个先在的“成见”,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就事物论事物,事物在进入我们的视野和感觉之先,往往被我们的语言先期抵达,因为人要借语...
我国对于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分歧,至今在文学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目前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种是“女性形象说,”这...
众所周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学说成为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体系,其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旨在呈示宗教教义、宗教信仰的宗教文学也应运而生并渐...
一 阿米科(E.B.Amico)将女性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追溯到彼森(Christinede Pizan)的《女性城邦之书》(1405)和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Ustonecraft)的《为女权辩护》(1792)。其实在此前后,已有一些基督...
一、梅里美的卡门神话 世界文学中,生命力最顽强的女性可能是卡门。1845年梅里美发表中篇小说“卡门”。有学者统计, 170年来,卡门已经在大约150多种改编中复活[1],平均每年一次...
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过程中,应该注意吸取女性主义文论的性别文化、性别诗学的合理要求,促进社会性别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女性文学、女性写作、女性阅读的优长和特...
《唐诗是不想告别的聚会》郭梅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 在一个“理论”、“研究”等术语弥漫的年代,品读与鉴赏旧诗在大学课堂内已经非常少见了。叶嘉莹便感叹现有的大学中...
十九世纪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声称,睿智的头脑是双性同体的。约100年后,著名女作家、评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继承了他的这一想法,并将双性同体观引入了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为...
中国近代女性观的变革无庸置疑主要来自于中国社会内部的觉醒,但西学的催化剂作用也不容忽视。身披教袍的传教士成为西方女性观在中国的最早的传播者。 西方传教士来中国的根本...
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文学院和艺术学院的院士,桂冠诗人。布鲁姆曾这样评论过:“在美国诗歌中,狄金森、莫尔、毕晓普与爱默生、弗罗斯特、斯蒂文斯十分相似,他们之间的区...
20世纪60年代各种政治运动对西方文学经典的构成和评论提出了挑战性的质疑,并使得经典构成成为70年代起世界各种学术流派关注的热点。经典canon一词源自希腊语kanon,它本身指可以用...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近代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物,女性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的结果。在中国大陆,迟至20世纪80年代,这种批评理论才在译介西方现代文学流派的大潮中引进来。世纪之交,女...
一 种概况的粗略描述 当我们提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个概念的时候,它的背后同时屹立着多重背景。它所携带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我们犹如站在一座富矿的入口处,等...
近年来,学术界涌现出对中世纪文学重新发掘和评价的热潮,使得中世纪的文学作品焕发出新的瑰丽光彩。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一段文学创作史,就会发现在维庸、乔叟、但丁等男...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步入后工业时代。西方文化也在经历了一次次裂变之后,向后现代时期推进。虽然说在如何界定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与后现代...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社会影响力,还催生了“玉米” (李宇春的粉丝)、“笔迷” (周笔畅的粉丝)、“芝麻”(尚雯婕的粉丝)等人数众多的...
“女性写作”总会自然地带有一些女性特征,如女性特有的感觉、身体、空间、意识等,不少优秀的女作家在运用自己作为女性的独有优势写出一些让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她们“巾帼...
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原是与西方女权运动兴起相伴随的一种带有妇女觉醒意识的新的文学理论。早在1949年,西蒙娜·波伏娃就开始了女性形象的讨论,在《第二性》中,她提出女性是...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文化体系中,男性专制主义以“父”的形式无所不在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权”成为男权统治的基本形式,男权对女性的压迫、女性对男权的依从集中体...
《女性、媒介与女性主义》为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研究学者Sue Thornham于2007年出版的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理论书籍,探讨的是女性、媒介与女性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作者看来,这三者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