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是中国京剧史上被誉为“冬皇”的著名女老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京剧鼎盛时期,她红遍大江南北,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天津的戏迷们看完她的精彩演出后当场激...
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和新华出版社举办的长篇纪实文学《军魂》研讨会1月20日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军事科学...
张玉清《地下室里的猫》,《人民文学》2010年第6期 小,仿若螺蛳壳里的道场,《地下室里的猫》写下的是一件仅仅构成微澜的小事儿,这事件真的不大,极容易被忽略。某个邻居地下...
《金色弯弓系列》是去年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肖亦农八卷本作品集。包括了肖亦农三十多年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肖亦农一直生活在八百里河套包围的鄂尔多斯大地,那是他播撒青...
黄伟华的长篇小说《旭日云飘》是现代版的“围城”故事。钱锺书的《围城》揭示的是“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道理。黄伟华的《旭日云飘》探讨的不是“进去”与“出...
文学艺术家以及小说作家,假如没有忘记责任和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称号,那么在构建自己文学艺术殿堂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高超艺术表现之下理想精神的寄寓和表达问题,这是因为理...
李瑛的诗歌创作,在我国当代诗歌史上独具诗美风格,为后来的诗者树立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李瑛是当今中国诗坛创作生命最长、创作成果最丰厚的一位跨世纪的诗人,是继20世纪中...
我从李瑛诗歌创作中读出了三种形态、三种境界和诗人的三种情怀。众所周知,美有三种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第一种是自然美。李瑛是一个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行吟...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本质性规定,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自我身份、地位,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国文学理论民族性问题,必须...
李广田(1906-1968)集散文家、诗人、小说家、诗评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民间文艺工作者于一身,是中国现当代史上一位涉猎相当广泛、业绩相当突出、地位相当重要的文化人。虽然...
李瑛有一首诗,叫《今秋的最后一个细节》,诗人以他独到的“李瑛式的细致”,描写了那只蜗牛的行旅,“轻摇着两对触角/并用顶端的眼睛望着我”,“孤独的搬着梯子/驮着它超现...
在新诗史叙述和研究中,时至今日李瑛作为“战士诗人”或“军旅诗人”被广为谈论,这甚至成为诗人和研究者们对李瑛诗歌写作的刻板印象。而考量李瑛60多年的诗歌写作道路尤其是...
在刚刚迈进2011年新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对李瑛同志诗歌创作进行研讨,这对新形势下繁荣我国诗歌创作特别是军旅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刚才,胡振民书记、铁凝主席...
李瑛是我国诗坛的巨匠,是我们几代人的良师益友,《李瑛诗文总集》出版暨李瑛同志诗歌创作座谈会的召开,是我国文学界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为此,我怀着特别喜悦的心情与敬...
李瑛的诗歌创作,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三大惊叹,也可以说是三大疑问,即,他在近70年的诗歌创作中,为什么能始终站在峰巅上歌唱?为什么始终具有...
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社启动了一项名为“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计划”,呼吁作家摆脱书斋想象,离开二手经验,走向民间世界和生活现场,走向“吾土吾民”。为此,杂志专门...
召开李瑛诗歌创作座谈会,回顾总结李瑛诗歌创作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推动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谨代表中国文联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
王斌的《六六年》属于那种可以让人站在书架前不由自主地读下去的作品。我很喜欢它,首先就是因为它的文字。这篇小说的语言有一种出奇的清新。它似乎并没有什么特点,也没有什...
李瑛出现在中国社会“方生未死”的重要时刻,他的写作结束了战争时代未能回避的、可以说本有的粗砺本色,他在沿袭战时诗歌雄健风格的同时,坚持并引领了细致、华美的诗风。他...
面对李瑛的诗学世界,如同瞭望一片大海,仰望一座高山。我们解读李瑛的意义,不仅在于开掘一位大诗人的诗学宝库,而且在于思考文化源流、时代精神与诗歌美学的内在潜因,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