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学术争鸣] 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 2017-10-29

    [主持人语] 朱寿桐 两年前,《文艺报》刊载的拙文《告别戏剧世纪》①受到了部分专家和读者的关注,一位先生在上海《文汇报》上撰文还顺便对我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戏剧在新的世纪仍...

  • [学术争鸣] 张爱玲的历史真实和作品实际不容遮蔽———对古远清《“看张”》一文的回应 2017-10-29

    内容提要 在张爱玲评价问题上,张爱玲的历史真实和作品实际,不容遮蔽;张爱玲依附敌伪、“附蒋”、紧贴共产党政治、“附美”的政治性,不容遮蔽;居安思危,我们必须持久地以...

  • [学术争鸣] 海峡两岸“看张”的政治性和戏剧化现象 2017-10-29

    内容提要 由于意识形态原因,海峡两岸的“看张”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政治色彩和戏剧化场面,其中有两岸的左右翼新文学史家,从政治出发,联手挖坑“活埋”张爱玲。过去,我们只注...

  • [学术争鸣] 我看“新国学”——读王富仁《“新国学”论纲》的片断思考 2017-10-29

    内容提要 要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建立一种健全的思想、文化、学术发展的格局和秩序,任何一种思想、文化、学术派别都 “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即每一个思想、文化学术的派别...

  • [学术争鸣] 文学本质界定与唯物史观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个拼凑起来的“伪概念”,造成理论上失误的关键,是它混淆了“审美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变成“审美意识”与“...

  • [学术争鸣] “网络诗歌”辨析 2017-10-29

    1 诗人马铃薯兄弟历时多年,编选了《中国网 络诗典》和《现场——网络先锋诗歌风暴》两本书,据称均是从十倍于书中诗歌数量的网络诗中编选出来的,工作难度与潜在价值不言而喻。如...

  • [学术争鸣] “相士蒋竹山”非蒋捷考辨 2017-10-29

    内容提要 蒋捷,宋末著名遗民词人,号竹山,学者称竹山先生。元人许谦有诗《赠相士蒋竹山》,学界据诗题即断定“蒋竹山”为蒋捷,并因之考证蒋捷卒年。通过内外考证与辨识,笔...

  • [学术争鸣] “80后”的语文背景 2017-10-29

    内容提要 “80后”的另类写作与他们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脱节的。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复杂的语文背景构成:一方面体现了对成人写作的师承,即对鲁迅、钱钟书、博尔赫斯和王小...

  • [学术争鸣] 文学性真在疯狂扩张吗? 2017-10-29

    《文艺争鸣》2006年第1 期发表了陶东风教授的《文学的祛魅》一文,读后获益良多,同时,某种疑惑也强烈起来,这种疑惑存在于心其实已经很久了,借此发表出来就教于东风教授及学界同仁...

  • [学术争鸣] 李贺无家室考辨 2017-10-29

    内容提要 自清代姚文燮、王琦疑李贺有妻室以来,近世王礼锡、朱自清、周阆风、钱仲联等学者均持此说不疑,并不断提出新的佐证,遂使这一观点几成学界定论。本文通过对唐代社会...

  • [学术争鸣] 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2017-10-29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 与已经问世的其他各种当代文学史相比,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1)(以下简称《新稿》)的最突...

  • [学术争鸣] 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 2017-10-29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在这里,严羽已触及到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事实上,也正是初唐诗歌的兴盛、初唐诗...

  • [学术争鸣] 精神超越与文学的超越精神——“文学边缘化”说法质疑 2017-10-29

    内容提要 “文学边缘化”说法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是西方解构主义。由于中国正处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阶段,在提出“文学边缘化”问题时,并没有西方解构主义者解构中心的自觉意识...

  • [学术争鸣] 以诗赋取士并非始于唐代 2017-10-29

    一 论唐以诗赋取士,学者多引《唐会要》、新旧《唐书》或《册府元龟》语。《唐会要》卷七十六《制科举》载:“天宝十三载十月一日,御勤政楼,试四科举人。其辞藻宏丽,问策外...

  • [学术争鸣] 文化史的虚构——巴赫金“狂欢”理论的七大缺失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有一系列致命的缺失,将狂欢节基本存在状态概括成四个“范畴”和一个“主要的仪式”的做法,既缺乏客观公正性,也扭曲了狂欢节的文化性...

  • [学术争鸣] 《桃花源记》“外人”误读辩正 2017-10-29

    内容提要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语三度出现,其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当是“外国人”或“方外人”的略称,然而长期以来被误读为“桃花源外面的人”。误...

  • [学术争鸣] 网络文学价值论省思 2017-10-29

    一种新的技术的出现,其意义可能只是技术性的,而不具有哲学和文化的内涵;也可能是价值论的,将带来观念改变以至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它带来了人类生活和观念的巨...

  • [学术争鸣] 质疑《重读〈荷花淀〉》 2017-10-29

    1 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重读,可以新解。但是这种解读,应当尊重历史,不必苛求。近读逄增玉先生的大作《重读〈荷花淀〉》(2004年第3期《文艺争鸣》),就感到其立论——难以令人信...

  • [学术争鸣] “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把“五四”新文化运动说成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造成“断裂”的说法,在三个层面上都存在着问题:第一,这种说法把儒家这百家中的一家当作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 [学术争鸣] 何谓“中国性”?——也谈杨青云诗歌的“牛气” 2017-10-29

    何谓“中国性?”近日,看了郜元宝的《离开诗》,文中说:“今天,无论是写诗的还是读诗的,都处在没有传统没有诗意,没有基本语言规范的‘生活世界’……在当代汉语诗歌作者...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