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学批评:八个问题与一种方案(3)

http://www.newdu.com 2018-11-13 《文学评论》 南帆 参加讨论

    三 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
    众所周知,“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区分主要来自韦勒克与沃伦的《文学理论》。某种程度上,“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冲突令人联想到审美与历史的冲突。韦勒克与沃伦认为,文学和传记、文学和心理学、文学和社会、文学和思想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均为“外部研究”,谐音、节奏、文体、意象、隐喻、象征、神话、叙述模式和文学类型才是“内部研究”的内容。
    韦勒克与沃伦显然倾向于“内部研究”。“外部研究”这个术语仿佛表明,批评家仅仅徘徊于文学的外围或者边缘,不得其门而入。韦勒克与沃伦认为:“这样的研究就成了‘因果式的’研究,只是从作品产生的原因去评价和诠释作品,终至于把它完全归结于它的起因(此即‘起因谬说’)。”“研究起因显然决不可能解决对文学艺术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②韦勒克与沃伦基本接受了英伽登的现象学描述,将作品分解为声音、意义单元、意象和隐喻、象征系统和神话、叙述模式五个层面,继而聚合为各种文学类型;“内部研究”分门别类地考察作品的各种构成元素,这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
    必须承认,“起因”仅能有限地解释事物的存在状态。土壤成分和气候条件的总结并不能完全解释一棵树的生长。作家的生平或者社会、思想、心理并非文学本身。然而,一部作品往往与某个时代的文化场域密切互动。从社会、政治、生产方式、意识形态到作家协会、稿费制度、文学评奖以及电影或电视肥皂剧的兴盛,文化场域的众多因素无不可能介入乃至干涉作品的各个层面。反之亦然。一部作品愈是成功,作品的主题愈是广泛地分布于社会、思想、心理。如果聚焦于文学的“审美”主题,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象征、神话或某种叙述模式的结构并非审美的全部根源。事实上,作品的各种构成元素必须依赖一个社会的心理机制或思想气氛才能产生真正的审美成效。删除“外部研究”无异于将后者置入盲区。
    倡导“内部研究”的背景是,“外部研究”如此强大,以至于作品本身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然而,放逐了“外部研究”之后,孤立的文本仅仅是一个僵死的文字结构。如何重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辩证关系,文学批评再度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