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里下河:城乡表达的现实与未来(9)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newdu 参加讨论

    坚守里下河文化之根
    孙建国(泰州学院教授):城乡表达,是研究里下河文学流派绕不开的话题。作为两种重要的人类生存生活空间——乡村和城市及其所承载的生活,是文学表征的经典主题。在当下,乡村与城市已经前所未有地融合在一起了。城乡之间从渗透、交融逐渐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出于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久居城市或仍在本土的里下河作家,大多数都能够用历史的、动态的辩证眼光来观照城乡间的交融关系。从传统乡土视点追忆乡风民俗,又从现代城市观点反思入城农民,考察中国乡土深层结构变迁和农民精神趋向,写出了一批具有震撼力和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地方文学的个性,归根结底是一种乡土性。它受制于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受制于该地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俗。在题材、形象、表达等方面实现了文学内容的本土化,具有浓烈的乡土情结。里下河地区的作家,要像巨人安泰坚守大地一样,坚守底蕴深厚的里下河文化之根,让作品具备更丰富的地方文学的文化阐释价值。惟其如此,里下河文学流派才会稳步发展,进而蔚为壮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的创作离不开里下河小镇
    庞羽(泰州青年作家):在大学里,我创作了一些小说,《大明子》《我和我的杏鲍姑》等等。这些都与我成长的里下河小镇有关。大明子是镇子上的小生意人,他如何对付背叛他的老婆、朋友,或者,他如何对付那个无能、懦弱、按部就班的自己?《杏鲍姑》里,我描写了一个悲情的小镇妇女。他们都是镇子上最常见的人。后来,在大三大四时,我在《西部》发表了两篇小说,一篇《真草千字文》,一篇《我们驰骋的悲伤》,里面的主人公都来自小镇,去城市上学工作,他们普通、真实、囿于过去的伤痛,最后走出困境,用自己独特、细腻、生命力强盛的方式活下去。今年年初,我完成了一篇小说《操场》,它是用20世纪90年代三个孩子的故事来反思抗日战争的。这三个孩子,“我”是一个女孩,和一个胆小的男孩、一个贪吃不怕事的胖阿哥组成小队,在因为“文革”定居小镇的曹老头领导下,发现了一个人头骨。里面所有的场景,都发生在我童年生长的沙沟中学里。在叙事时,我总是觉得,我又回到了童年,我又从妈妈的肚子里滚出来,从蹒跚学步到扎起小辫子,从咿呀学语到朗读课本。我觉得我光洁如新,接受文字的审视。
    城乡叙事的融合是
    新时期里下河写作的必由之路
    周卫彬(泰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当下,里下河作家们的写作不同程度地开始从乡土叙事往城市叙事转变,最典型的如刘仁前的长篇小说“香河三部曲”(《香河》《浮城》《残月》),从小村落一直写到地级市,书写一部村庄、家族变迁的史诗。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折射出今日乡村现代化的必经之途。再者如刘春龙的长篇小说《垛上》用40万字的篇幅来写乡土的变迁,“双虹湖”的前世今生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意义。其实,我们在讨论“乡土”这一里下河作家“精神原乡”的同时,必须看到,当乡村巨大的变革来临之前,淳朴的里下河乡民对那种长久以来的“文革”政治背景下的乡村生活,是感到某种压抑的,虽然如诗如画的水乡、浓郁的亲情曾经是精神上莫大的慰藉,但是,随着那个动荡时代的逐渐远去,新时期的乡民们终于可以“辞家”,在时代的交替中去改变自身的命运。因为惟有走出去,乃有归来。正是作家们开始思考乡村变革的意义,城市与乡村文明的丰富性和多面性,才使得里下河作家笔下散发出了别样的活力。正所谓不破不立,惟有进行时代与历史性的考量,才能深入探究新时期里下河民众的心理、作家自身的角色、乡土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不要让故乡的文学富矿成为负担
    周荣池(高邮市作家协会主席):我们的文学在面对城乡表述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过分被农村所绑架,也不能过于恐惧或者抵抗城市化,里下河的城市化也是需要里下河文学的城市化的。首先说说表达方式。作为一种流派自然需要特质,但是这种特质不能成为偏执,需要一定的开放性。有地籍意识抱团取暖是必要的,这也是形成流派的自然基础,但是这个流派的表达方式要有特色也要注重一定的公共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第二是内容的选择。总是沾沾自喜于传统,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里下河有大量的文学写作资源,可以说是一个富矿,但是我们不能完全让这种富矿成为负担。不要说一个里下河,就是一个村庄,一辈子也写不完、写不好。城市化依然来临,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忽略这一点这才是比遗忘更可怕的背叛。第三是态度的把握。城市化并没有收买我,我依旧可以穿着布鞋开车,但是我们不要指望狭义上的回到过去,这是不理性的态度,真正不要把故乡的富矿变成负担。
    让乡愁住进城市的月光
    徐霞(高邮市作协副主席):我的创作受到里下河强烈的地域因素的影响,大体包括:一是浓浓的水意。自己写作过程中,有一种天然的温婉的意识,写出来的文字也趋向于柔和的意趣,这就是水给我们的影响。这种水乡的气息对于我们里下河人来说,就是一种基因,在文学里就是一种独特的气质。二是深深的静气。里下河的安静是独特的,我们即便是到了城市里,住在高楼大厦,我们的梦境里还是会有里下河的一种特别的安静。三是暖暖的善心。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里,里下河人予人一种温暖平和的感觉,这也使得我的写作自然地选择了温暖的这个基调。我觉得,我们在进行里下河文学研究或者创作的时候,不要过分地割裂城乡的关系,因为我们已然在城市,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这也不是对故乡或者文学的背叛,而是一种新的机遇与可能,因为城市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优势和条件,还在于城市也是里下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让乡愁住进城里的月光也挺好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