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论清词的经典化(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 沙先一 张宏生 参加讨论

    其次是对本朝前代词作的经典化。谭献讨论清词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论断:“锡鬯、其年出,而本朝词派始成。”认为朱彝尊和陈维崧是清词发展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并特别指出:“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22)谭献是词学理论上具有卓越建树的批评家,他的看法历来为学界所重视。作为对康熙词坛的一个自然承接,雍乾时期,朱彝尊和陈维崧得到了充分的接受,这体现了创作层面对前代词家词作的经典化。而在批评层面上,雍乾以至晚清,清词批评的各种形式也都反复阐释、经典化着朱、陈的创作。即以选本而言,乾隆间蒋重光《昭代词选》选清词以陈维崧和朱彝尊分居第一、二名,姚阶等《国朝词雅》则将朱彝尊和陈维崧倒了过来,但也分居第一、二名。谭献《箧中词》虽然推崇纳兰性德、项鸿祚、蒋春霖三家词人之词,但对朱、陈两人颇为看重,选朱彝尊词18首、陈维崧词9首,亦居前列。清人词话中对朱、陈虽有批评指责,但整体情形却是以推举二人为清初词坛之冠冕者居多,陈廷焯甚至认为清词中能与宋代相媲美者也仅朱、陈两家,他早期推崇的词家五圣,朱、陈即居其中:“贺方回之韵致,周美成之法度,姜白石之清虚,朱竹垞之气骨,陈其年之博大,皆词坛中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者。”(23)陈廷焯后来对本朝经典词家的看法作了调整,推举张惠言、庄棫和谭献,对朱彝尊、陈维崧颇多微词,但却肯定朱彝尊在艳词创作上的贡献:“艳词有竹垞,真乃尽掩古人,独辟机杼。”(24)而于豪放之作中,陈廷焯最为欣赏陈维崧,《词则》选其词多达164首,认为“其年词魄力雄大,虎视千古,稼轩后一人而已”。(25)夏敬观则指出:“清初词当以陈其年、朱彝尊为冠。”(26)至于其他批评形式,如点将录,朱祖谋《清词坛点将录》将朱、陈推尊为“词坛都头领二员”,其地位分别与《水浒传》中宋江、卢俊义相对应。由此可见,清人对朱、陈词作经典化建构的多元层面。
    再次是清人的自我经典化意识。文学经典化过程中,有的批评家把自己的作品置入批评的系列中,从而体现出一种将自己经典化的意识,这种意识在清代词人中较为普遍。况周颐曾将自己的作品与古人作比较,《蕙风词话》卷2云:“余旧作《浣溪沙》云:‘莫向天涯轻小别,几回小别动经年。’比阅柴望《秋堂诗余》《满江红》云:‘别后三年重会面,人生几度三年别。’意与余词略同。为黯然者久之。”(27)况周颐这里的自矜,是要在历史的序列中,为自己寻找一席之地。清词选本中自我经典化的意识也很突出,选家大量选录己作,且多居首位、前列,或独立成卷,(28)这种对己作的大量选录,当然有藉此保存、传播作品的用意,但其中自我经典化的意识与思路却是相当自觉的。清代其他词学批评形式中也往往有此种情况,如王士禛评点彭孙遹《捣练子》(啼鸟歇)时说:“仆有‘绿杨城郭是扬州’之句,足相敌不?”(29)朱祖谋《清词坛点将录》则把自己放在“天罡星”的系列中。上述清人对一己作品的自我肯定并不是一种狂妄自大,他们自我肯定的作品,大多得到了并世词家的认同与后世的接受。当然,这种自我肯定、自我经典化也是对一己词作高度自信的体现。王国维曾经有这样的表述:“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则平日之所自信也。虽比之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词人亦未始无不及余之处”,“余自谓才不若古人,但于力争第一义处,古人亦不如我用意耳。”(30)王国维的例子可能比较特别,但也确实说明了清代词人往往具有高度的词学自信,可以从一个特定角度体现对清词创作成就的体认。(3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