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论清词的经典化(1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 沙先一 张宏生 参加讨论

    七、清词经典化不够充分的原因及其反思
    尽管清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美典的特质,尽管从清代以迄民国和当代,人们也或多或少地展开了清词经典化的过程,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相对于唐五代两宋词而言,清词的经典化显然还不够充分。其原因大略如下。
    首先,时代的贴近和作品的浩繁。所谓“经典”,是历史集体确认的结果,“经典化”就是历史的确认过程。经典的形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检验与不断的修正。譬如唐宋词是经过元明的接受,尤其是经过清代的选本选择、评点、创作模仿等,方才经典化的。清词由于彼此时代接近和作品浩繁,未经历史淘汰,其经典化的历史确认过程尚不够充分。因此,难免鱼龙混杂,遭人轻视。实际上,以清词总数超过20万首而言,如果比照蒋寅对清诗的认识,将清词汰剩至《全宋词》的数量,其精美程度也许就不亚于宋词。即使以绝对标准来衡量,从清词中选五十家也不会输于宋人。如果选十家,比如朱彝尊、陈维崧、纳兰性德、厉鹗、张惠言、蒋春霖及晚清四家,那就不仅能与两宋分庭抗礼,甚至多有两宋未到之境。
    这也是当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研究中,必须面对而无法规避的学术课题,即近距离时间观照,尚未经过充分历史淘汰的文学作品如何经典化的问题。首先,应突破固有文学观念、学术思想的束缚,文学史的研究不仅是重估旧经典,更为重要的是确立新经典。其次,在确立新经典时,应注意规避经典化过程中审美批评的“惯性”,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文学创作也必然被注入新的因素。因此,应将历史感与发展观相结合,着力挖掘、阐发近世作家在审美主题、创作手法、文学境界等方面的创新与变化。对清词经典化的研究无疑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
    其次,文学观念与批评价值的取向。中国文学批评中厚古薄今的思想根深蒂固,更为重要的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晚近以来一直处于主流,受此影响,似乎只有成为表征一代文学的文体,才可以成为经典。这造成了学界对于清词的长期冷落,以至于清词在整个文学史研究、甚至词史研究中处于缺席的状态。此外,词为小道的观念仍很强势,虽然清人提出比兴寄托,阐发“诗有史,词亦有史”的观念,在推尊词体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诸多开拓,但词体文学却一直徘徊于文学的边缘,难以真正地进入中心。以至于对清词颇为推崇的梁启超,在评价清代文学成就时也不得不指出:“以夫言词,清代固有作者,驾元明而上,若纳兰性德、郭麐、张惠言、项鸿祚、谭献、郑文焯、王鹏运、朱祖谋,皆名其家,然词固所共指为小道者也。”(84)从中可见,固有的文学观念深刻影响了对清词的评价与接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