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凭借军旅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一角,从少林寺走出来的“草根少年”王宝强成了当年炙手可热的明星之一。2008年,王宝强几乎没有什么作品与观众见面,而今年,随着...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也有过极其灿烂的、极其伟大的创举。如果郑和与朱棣所开创的航海事业进行下去,那么中国和世界往后数百年的历史又将如何改写?可惜,这事业无...
《誓言永恒》是一部好作品,它与近期火爆荧屏的同类作品《潜伏》,堪称相互映衬的姊妹篇,引发一种可喜的艺术现象。 《誓言永恒》高扬英雄主义,充沛着爱国主义精神,承载着社...
在热切期待中,5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终于与观众见面了。人们在众口相传中对这部作品褒奖有加,有人断言:这将是又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力作,甚至足以称得上是一部精...
核心观点 一些被世界关注的中国电影,更多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现实的贫富差异、阶层对立,而影片中的中国民俗、中国场景、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也多少带有猎奇性和夸张性,缺乏对...
一 认真读一读近年来关注底层的文学、电影及电视作品,就会发现,“底层叙事” [①] 有着广阔的空间。 底层叙事一般总把苦难当作唯一的选择,其实,这有一定偏颇。超苦难叙事,...
宫崎骏是享誉世界的动漫大师,由他的工作室“吉卜力”出品的动漫电影以精湛的技术、动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风格在世界动漫界独树一帜,能与美国迪士尼、梦工厂的作品相比肩,受到...
广播还是艺术吗 广播作为媒介,毋庸置疑,不言自明。倘若要视广播为艺术,仅凭其可利用电波传播音乐、曲艺等其他艺术门类的节目或作品,实难服人。正是因为广播创造了自己独特...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制片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北影厂到中影集团这30年的变迁,探究中国电影制片30年的发展历程。 1978年~1992年:在体制内进行探索 这一时期北影厂历...
没有看过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的小说《我曾经伺候过英国国王》,就直接看了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你会整整地缺了一口气,至少小说和电影一起融化出来的文学气质和影像,失去了...
我这个不幸的使者…… 我真心爱我的主人, 可是倘要尽忠于他, 我就只好背叛自己。 ——莎士比亚:《维洛那二绅士》 本文开头的这些诗行来自莎士比亚的早期浪漫喜剧《维洛那二...
创立于1947年的上海文华影片公司以独特的艺术气质在当时影坛独树一帜,其中被称为“人文导演”的桑弧更是因其对人情、世情的入骨描摹而蜚声影史。桑弧(1916—2004),原名李培林...
从目睹自己的姐姐因被日军小队长强暴而投井自尽的那一刻开始,那个成功击毙日本华东军司令石原中将的新四军狙击英雄便不再叫陈二雷。他只是已经死去的姐姐的亲弟弟,他要为姐...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儿童电影是继80年代儿童电影繁荣之后的又一个硕果累累的时期,这表现在很多故事片中,如《天堂回信》、《草房子》、《杂嘴子》等获得国际和国内大奖,得到国...
今年是法国“新浪潮”电影50周年。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有关欧洲电影的话题成为热门,各类专家出席的研讨会几乎都适时地打出了向“新浪潮”致敬的旗号。但一个耐人寻味的情形随...
历史题材电视剧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具有良好的审美接受效应,也出现了如《还珠格格》、《宰相刘罗锅》等颇具世态深度和审美灵性的作品,但是,从90年代初的《戏说乾隆》...
在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里,似乎总是炮火纷飞、硝烟弥漫遍布银幕,而新近放映的电影《沂蒙六姐妹》作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则选取了别样的表现角度,塑造了...
一、审美沟通模式及其转变 李泽厚认为“美”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审美对象,第二层:审美性质,第三层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美”的含义发生...
从1949年到2009年,新中国电影走过了一个甲子的漫长路程。其间既有百花盛开,也有枝残叶败;既有清风徐来,也有惊涛骇浪。无数热爱电影的人们,在崎岖的旅程中无怨无悔,勇往直...
在举国上下共迎新中国60华诞之际,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承办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迎来第二十七届评选盛事。从1981年起,“飞天奖”伴随中国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