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关东故事 抗日战争一向是各种影视、文学作品所偏爱的题材,看的多了,总难免有“千书一面”的感慨,而之前我们认知关东,以及关东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抗争大多数是来源于历史教科书或是影视作品,我们看惯了篇幅宏大的描写,听惯了铁马金戈的言辞,总觉得好似吃肉太多腻住了口,而本书《关东秋叶》则从细微处着眼,正好似一杯东北小烧,入口清冽而回味无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关东秋叶》一书是一部40万字,但仍没有完结的故事。它围绕着两位满族青年英才和效罗展开,讲述了从1887年到1945年的那段关东历史,同时表现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东北人民的生活和战争的过程。 与其他同题材作品不同,本书中除了对张作霖等历史人物的客观刻画外,更加注重对小人物的着笔,英才和效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他们平凡的就像关东大地上随手可抓的黑土,但是平凡中却又带着点独特的韧劲儿,这种韧劲儿很简单,就像书中冯麟阁大掌柜所说“日本人想占,俄国把他撵出去了,俄国把东北占了。今天日本人把俄国人赶出去,都是想霸占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要保卫自己的家乡,最主要是有个名分。”他们没有理论知识也并非有什么崇高的信仰,他们所信仰的就是他们脚下的土地,保卫自己的家乡,“一个一个打,先打走俄国老毛子,再打走小日本!”这就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在展现这一时期东北人民的抗争时,本书同时着眼于国恨层面下的民族融合,透过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关东的白山黑水似乎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被侵略者虎视眈眈,也被她的儿女拼死保卫,关东也有着强大的包容力,不管你是异乡人也好,外族人也罢,她都好似一位温柔的母亲将你揽入她的胸怀。在关东生活的满族、蒙族、汉族人民亦都和谐共处,同抗外敌。可能与本书的作者曾于东北生活,同时作为一位满族作家有关个人的生活经历使其讲述主人公在面临家族与国家,民族与国家的命题时亦不失柔情。 读《关东秋叶》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一次阅祖国美好河山的旅行,也仿佛是一个老友在为你讲述一个好故事。这部史诗般题材的鸿篇在作者艺术的处理下并不觉得生硬,而是正如开篇所讲,仿佛是一杯东北小烧入腹,新鲜热辣,酣畅淋漓。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