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电影要柔性塑造国家形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尹鸿 参加讨论

    核心观点
    一些被世界关注的中国电影,更多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现实的贫富差异、阶层对立,而影片中的中国民俗、中国场景、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也多少带有猎奇性和夸张性,缺乏对中国人的英雄性、伟大性和崇高性的展示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展现怎样的国家形象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在所有文化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更缓和、更柔性、更能融合视野上的对立,从而构造一种国家的文化“软形象”。
    所以,美国政府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就一直通过国家行为推动美国电影进入全球市场,与其说其看中的是有限的票房价值,不如说是看中了电影所包含的丰富的“广告价值”。
    中国电影也已经成为中国所有文化行业中“国际流通”水平最高的产品。中国电影对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外国人因为电影而对中国产生了兴趣,激发了了解中国的愿望,培养了中国情感。
    但总体来看,一些被世界关注的中国电影,更多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现实的贫富差异、阶层对立,而影片中的中国民俗、中国场景、中国符号、中国元素,也多少带有猎奇性和夸张性,缺乏对中国人的英雄性、伟大性和崇高性的展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当然是西方电影节和电影市场选择的结果,但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电影迎合国际市场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况,进一步改善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就必须充分尊重电影文化的传播规律。
    首先,中国电影应在多样性的基础上塑造独特的、正面的国家形象。目前,塑造“高大全”的中国形象,既不符合艺术创作的审美规律,也不符合国家发展的实际。中国电影要更自觉地去发掘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和生活方式,展现中国灿烂的文明和美好的河山。
    第二,中国必须融入世界才能影响世界,自立于世界之林而不是世界之外,中国文化才能有影响力。中国电影可以用中国的道德和哲学去补充丰富世界文化,但在塑造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差异性的同时,也要努力表现勇气、尊严、尊重、怜悯、崇高、英雄、牺牲、爱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
    第三,中国电影应加速产业化改革,利用市场力量,建立具有支配能力、拥有全球渠道的跨国电影和综合性的媒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塑造国家形象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没有市场权力就没有话语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是最大的政治。所以,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还需要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和进一步的升级,有了中国的好莱坞,中国电影塑造中国形象才能具有更大的主动性。
    总之,中国电影所塑造的国家形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国家文化“软形象”,是否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是否能够为世界文化提供更具生命力的价值选择,将决定这一形象对内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凝聚力,对外是否具有世界文化影响力。
    原载:《人民日报》(2009年6月18日11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