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格特鲁德·斯泰因是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旅法作家。文学评论界对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写作的创新上,赞誉其为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始人。西方医学是西方文化的表征,对美国在...
摘要: 英国通俗作家哈葛德以独特的小说话语,建构了19世纪西方现代思想意识和世界观念秩序。首先将哈氏小说译入中国的是晚清驻英参赞曾广铨,其译介的哈氏小说She以《长生术》为...
摘要: 界限经验为美国当代诗人路易斯·格里克的诗歌提供了疯癫在场与差异哲学的本体论基础。在界限区域进行诗歌审美是格里克消弭理性与疯癫断裂的重要法门,而此界域不仅表征理...
摘要: 马修·阿诺德倡导希腊精神的复兴,并试图塑造超越阶级、个人、民族的优秀文化;小说家哈代则将其笔下的威塞克斯世界塑造为一个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习俗与教育"之间的"边界之...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恋爱中的女人》在叙述句法层面上的“移动”和“毁灭”欲望的设置对文本的深层组织和意义整体的功能,讨论这种话语形式对特定人物构成的语义蕴含,特别是对...
内容提要 : 《哈姆莱特》创作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末期英格兰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莎士比亚通过戏中戏、戏中仪典和角色中的角色扮演这一系列剧内表演,探讨了获得和维护王权...
摘要: 声音诗学是美国非裔诗歌的重要特征。本文以诗歌文本中的声音为对象,探讨美国非裔诗歌中的声音形态及声音的文本化、声音诗学的文化基础、文化意义和美学意义。声音诗学...
摘要: 本文试图从立体主义绘画视角阅读艾略特《荒原》中的"死者的葬礼"和"对弈"。诗与画各自以语言或线条色彩为媒介,不过两种媒介也常常基于相同的原则,因而这两种艺术存在诸多...
摘要: 罗莎蒙德·雷曼是20世纪初"中额"文学的代表作家,长期以来被"现代主义"和"宏观叙事"的话语所遮蔽。雷曼凭借《荒芜的答案》成为一战后一代年轻人的代言人,通过再现战后流动的...
【摘要】 文学伦理学批评和科幻小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关于机器人伦理的探讨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西方文学中,人类对机器人的态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早的拒绝接纳,到...
内容提要 : 《唐·璜》由“叙事”和“杂议”两部分组成,从事拜伦研究的学者多倾向于突出“杂议”的主旨性而相对忽视了它与“叙事”的联系。而“蓝袜子女士”的频繁出现,将“...
内容提要: 18世纪英国诗歌中的中国瓷器是两性审美和欲望的焦点所在。男性将瓷器类比成女性,将女性物化为瓷器,在这个瓷器的女性化与女性的瓷器化过程中,女性被降格成男性审...
摘要: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政治经济学的传播,"财富"逐渐成为19世纪英国文人话语和日常语言中的热词。约翰·罗斯金对该词背后所含的价值取向深感忧虑,他在1860年代写下大量文字重...
作为奥斯卡·王尔德和T.S.艾略特那一代文化英雄之后第二代英国现代主义作家群的一员,哈罗德·阿克顿(Harold Acton,1904—1994)是最独特的。出身于意大利贵族世家、受欧洲文明浸染的他...
摘要: 由徐彬撰写的《伦理选择与价值评判:劳伦斯·达雷尔重奏小说研究》一书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分析方法揭示了达雷尔重奏小说的伦理结构及内涵。该专著突破了现有国外研究中方...
内容提要: 在今天的中国,奥斯丁是一位备受喜爱的作家,但其在中国的“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凝结了几代学人的努力。在国内编写的文学史中,对奥斯丁...
内容提要: 在今天的中国,奥斯丁是一位备受喜爱的作家,但其在中国的“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凝结了几代学人的努力。在国内编写的文学史中,对奥斯丁...
摘要: 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书就是一幅幅处于社会边缘底层的主人公在"自由"国土上追逐个人精神自由和幸福的风俗画,也是个人在美国历史特定时期(1947—1950年)追逐"美国梦...
内容提要: 18世纪英国诗歌中的中国瓷器是两性审美和欲望的焦点所在。男性将瓷器类比成女性,将女性物化为瓷器,在这个瓷器的女性化与女性的瓷器化过程中,女性被降格成男性审...
一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又译夏芝、叶慈、耶茨等)是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他不仅是我认为的爱尔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