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文学史中的简·奥斯丁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刘雅琼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在今天的中国,奥斯丁是一位备受喜爱的作家,但其在中国的“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凝结了几代学人的努力。在国内编写的文学史中,对奥斯丁的述介亦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详的过程。因此,文章以国内学者主编的英国文学史为基础,着重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斯丁文学形象的变化,从而分析奥斯丁在中国的认知和接受状况。
    关 键 词:简·奥斯丁/英国文学史/接受
    在当今的文学评论界,简·奥斯丁(Jane Austen)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小说家。这位在两寸象牙上精雕细琢的女子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也是国内研究者的批评热点。从晚清民国时期起,奥斯丁已经开始出现在国内编撰的英国文学史中,但并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文革”结束,对奥斯丁的述介几乎为一片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奥斯丁才开始受到重视,正如英国文学研究专家黄梅所说,奥斯丁“在文学大解禁浪潮中重新‘浮出水面””,一时间出现了诸多研究文献[1]。到了21世纪,随着奥斯丁小说译本的繁荣以及电影改编的兴盛,奥斯丁更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热点。根据中国知网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起,每年关于奥斯丁(又译奥斯汀)的研究论文多达千余篇,涉及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文学史虽不似期刊杂志有相当的即时性,但其呈现的却是一段时期内最为精华的研究成果,对学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于同一个作家来说,其在不同的文学史中所呈现的形象,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研究者的关注点。本文将分别讨论1980——2000年、2000年至今两个阶段国内编撰的英国文学史对奥斯丁的述介,并以此分析奥斯丁在中国的接受和认知情况。
     
    一、成为正典的奥斯丁(1980-2000年)
    晚清民国时期,西风东渐日盛,国内出现了第一批中国学者撰写的英国文学史,其中,在谢六逸、郑振铎、金东雷、曾虚白、徐伟等人的著作中,都简略地介绍了奥斯丁。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文学研究出现了断层。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校教学秩序的恢复,国内重新涌现出一批文学史著作,比较重要的有陈嘉的四卷本《英国文学史》、梁实秋的《英国文学史》、范存忠的《英国文学史提纲》、王佐良的五卷本《英国文学》、刘炳善的《英国文学简史》、侯维瑞的《英国文学通史》等著作。在这些文学史著作中,奥斯丁不再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章节之间的小插曲,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作家。这一方面与国内对英国文学的整体研究不断深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杨绛、朱虹等前辈对奥斯丁的重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982年,杨绛发表在《文学评论》的文章《有什么好?——读小说漫论之三》[2]和朱虹发表在《读书》的文章《对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3]都呼吁学界重视奥斯丁小说的价值。1985年,朱虹编选的《奥斯丁研究》[4]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汇集了国外重要的奥斯丁评论,为国内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20世纪80年代起,奥斯丁的小说出现了刘重德、孙致礼、张经浩等多种译本,这也为奥斯丁研究提供了便利。
    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范存忠教授编著的《英国文学史提纲》,这是一本双语文学史著作,也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尝试用英语编写英国文学史。为了便于读者阅读,该书另附有中文翻译。该书对奥斯丁的介绍分为三部分:奥斯丁和奥斯丁的世界、《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和《埃玛》(Emma)、小说家奥斯丁。值得一提的是,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该书用阶级的眼光看待奥斯丁,因此认为“她对阶级社会——少数人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而生活的社会——所持的全盘接受的态度限制了她的视野”[5]368-370。
    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学的陈嘉开始编写《英国文学史》,从1981年到1986年前后写作五年,共分四册[6]。这套书用英文写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国内第一套大规模以英语写作的英国文学通史,后成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教材,影响非常广泛。其中,第三册有关于奥斯丁的介绍,出版于1986年。陈嘉首先介绍了奥斯丁的生活环境、创作背景等,之后重点讨论《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和《爱玛》①(Emma)三部小说的人物、情节和艺术特色,并且指出奥斯丁的小说并不缺乏社会批评,在看似平静的爱情和婚姻背后,潜藏着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较量。此外,陈嘉提到奥斯丁另有三部残篇,并且简要地介绍了他认为最重要的《桑迪顿》(Sanditon)。当时梁实秋先生的《英国文学史》在大陆尚未出版,因此这可以算是第一本提到奥斯丁残篇的文学史了。1996年,陈嘉、宋文林合著的两卷本出版,这是在原有四册的基础上整理的缩编本,其中对奥斯丁的介绍更为简略,此处不再赘述。
    梁实秋晚年用七年时间完成四卷本《英国文学史》。该书于1985由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出版,但是大陆一直到2011年才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梁实秋的文学史把奥斯丁单列一节,用九页的篇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7]963-972。他介绍了奥斯丁的家庭环境、几位兄弟姐妹的职业、奥斯丁几次举家搬迁的事件,并且都写了具体的人名和地名,这些材料在现在看来也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接着,梁实秋把六部小说按写作年代一一概述,主要包括写作和出版时间、小说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其中穿插介绍了奥斯丁的艺术创作观:“珍·奥斯汀说:‘我的写作是关于爱情与钱财,此外还有什么可写的呢’(I write about Love and Money;what else is there to write about)……她自己知道她的经验范围狭小,所以她谦逊地说她只是一个微细画家(miniaturist),是在‘小小的方方的两寸象牙’(small,square,two inches of ivy)上面工作……”[7]966这两句话如今成为提到奥斯丁时“言必称”的名句了,这与梁实秋文学史中所作的介绍是分不开的。值得一提的是,梁实秋还将奥斯丁三部残篇《华孙一家》(The Watsons)、《苏珊夫人》(Lady Susan)和《三地顿》①(Sanditon)中的具体情节和主要人物介绍给读者。此外,梁实秋概述了当时国外对奥斯丁的批评,如妇女运动家Mona Wilson于1938年发表的《珍·奥斯汀与其同代作家》。奥斯丁留下不少书信,梁实秋在书中摘译了一封,也是极可贵的研究资料。
    1997年,朱虹编著的《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1813-1873》出版。这本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卷本《英国小说研究》的第一卷,该项目由朱虹主持,文美惠、黄梅、陆建德等学者参与。这套《英国小说研究》是建国后第一套专论英国小说的研究集,著作收录了两篇关于奥斯丁的论文,分别是《简·奥斯丁和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和《婚嫁的“经济学”与“礼仪学”——再读〈傲慢与偏见〉》[8]。朱虹主要从《傲慢与偏见》中婚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奥斯丁小说的深度和广度。当时的批评大多认为奥斯丁的小说虽有精彩之处,但是对社会的关注度远远不够。朱虹指出:首先,奥斯丁在世时,英国资本主义还没有出现狄更斯、萨克雷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因此不能把她小说中的内容与后世的小说混同;其次,奥斯丁小说中的爱情和婚姻看似轻松,其实背后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人物形象不是仙人仙子,他们的存在都扎根于现实,而且可以用精确的数字表现出来……”[8]19在《爱玛》中,庄园主小姐爱玛嫁给了地方治安法官奈特利先生,私生女哈利叶特嫁给了农民罗伯特·玛丁;《傲慢与偏见》中,每个人的收入和遗产都是精准的数字,甚至韦翰与丽迪雅私奔后,达西慷慨赠送了一万英镑才得以成婚。朱虹认为,从这一点上说,奥斯丁是比勃朗特高明的,“像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那样透彻地从经济关系方面抓住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本质,在英国小说里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就以藐视奥斯丁的夏绿蒂·勃朗特为例,她的《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在感情上的翻腾无非是因为发现罗契斯特已婚,她本人只能做罗契斯特的情妇而得不到合法妻子的地位”[8]32。此外,朱虹采用文本细读法,重点研究了“manners”这个词语在小说中所折射的文化意义。她指出,“manners”在《傲慢与偏见》中出现了113次,使达西和伊丽莎白消除偏见的,正是“manners”,“manners包括举止言谈、礼貌风度,归根结蒂是社会身份的标志。达西与伊丽莎白在财产地位上有一定的悬殊,但他们基本上属于同一个阶级,即伊丽莎白说的,‘他是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在这点上我们是平等的'”[8]37。因此,《傲慢与偏见》不是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故事,而是“为恩格斯的论断做了形象的注释”[8]37。这两篇论文采用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包括奥斯丁亲属的回忆录、奥斯丁书信、国外最新的奥斯丁论文集等,论述翔实充分、有理有据,为学界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本。
    1999年,侯维瑞主编的《英国文学通史》出版,这本文学史长达1102页,是一本“中等规模的英国文学通史”。该书以“世纪的晨星:简·奥斯丁”为题对奥斯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9]440-457。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重文本。候维瑞大量引用奥斯丁小说原文以分析其写作主题和风格特征,例如在介绍《劝导》(Persuasion)时,他引用了该小说开头描写沃尔特·艾略特爵士的两句话,并从语言结构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该句子以平行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沃尔特·艾略特爵士在他容貌和社会地位两方面具有强烈的虚荣心……奥斯丁在运用主从结构时,运用主句与从句意义上的对比反衬,使句子在阐述一个意思时曲折跌宕,进两步退一步,从而取得了极为强烈的艺术效果”[9]450。这些论述都是对奥斯丁文本细读的成果,这也是新批评的研究方法在奥斯丁研究中的体现。此外,该书在论述奥斯丁在国外的接受时,不仅介绍了司各特、麦考莱的赞誉之词,而且介绍了勃朗特和马克·吐温的批评态度,较为全面。该书另附奥斯丁的姐姐卡桑德拉(Cassandra)为其绘制的素描像,使读者对奥斯丁能够有直观的印象。
    1980年以后,在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奥斯丁终于在国内编撰的英国文学史中有了稳定的位置,成为与莎士比亚、狄更斯比肩的经典作家。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间,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国内英国文学史的介绍侧重于奥斯丁小说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对文本的关注稍显不足。此时国外新的批评流派已是风生水起,奥斯丁研究也出现了与原型批评、精神分析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等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成果,相形之下国内英国文学史的研究角度和成果仍较单一。当然,这是研究任何一位外国作家的必经之路,在新千年以后,国内的奥斯丁研究也出现了更多细致、新颖的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