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S.拜厄特的学术敏感和理论自觉不仅体现在其小说选材上,也蕴含在她注重描写、文辞冗繁的语言风格中。这种语言风格既与现实主义作品倚重细节的传统一脉相承,也体现出一种...
摘要: 以盖斯盖尔夫人为代表的维多利亚早中期小说家(尤其女性小说家)大多描述了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探索,女性在工业城市空间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身体解放和政治能动性,于是女性主...
摘要: 马修·阿诺德倡导希腊精神的复兴,并试图塑造超越阶级、个人、民族的优秀文化;小说家哈代则将其笔下的威塞克斯世界塑造为一个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习俗与教育"之间的"边界之...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克兰福镇》的反讽,对希利斯·米勒先生在《解读叙事》中的解释提出了怀疑。米勒将小说解读为纯粹的女性主义小说,认为小说的主题乃是反对“父权”和...
简·奥斯丁(1775-1816)说,她写作有如在一小片象牙上工笔绘画,所涉不过乡村中三四户人家的一小段生活。[1] 然而她的小说自1811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影响持续而深远。为...
《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以下简称《约瑟夫传》,1742年出版。这是菲尔丁的第一部小说,情节略嫌芜杂,组织也比较松散,还有一些前后矛盾,甚至词句不通的地方。但是这部小...
内容简介: 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莫斯卡特家族》以及短篇小说《傻子吉姆佩尔》的分析来探讨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所关注的生存问题。辛格的作品张力主要是通过二元对立的冲突来实现...
内容提要: 文章通过分析英国19世纪上半叶三位女性小说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形象(简·奥斯丁的简·费尔法克斯、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来展现英国...
内容简介: 这篇论文主要通过对《莫斯卡特家族》以及短篇小说《傻子吉姆佩尔》的分析来探讨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所关注的生存问题。辛格的作品张力主要是通过二元对立的冲突来实现...
摘要: 纳博科夫将文学批评有机地融入到《阿达或热情:一部家庭编年史》的叙述与情节之中,在文本中用戏仿、暗指、变位词、人物对话和作者闯入等方式对西方文学进行批评,演绎出...
摘要: 西方古典哲学认为恶源于灵魂中的非理性部分,与此相对应,古典政治话语强调国家等级体系中下层对上层的服从。蒙田对前者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作为"终极之恶",残忍其实是一...
内容摘要: 吃喝是人的基本需求,人们对吃喝的态度也变动不居,但在小说世界中的吃喝背后,常含有耐人寻味的伦理思考。狄更斯为什么热衷于写吃喝?这既涉及到狄更斯的个人经历...
内容提要 本文描述了结构语义学的二元对立原则的结构和功能意义,讨论它作为一种叙事方法所能标明和达到的语义学深度。提出《我弥留之际》中呈现的语义学意义上的二项对立体现...
摘要: 17世纪的多恩研究,围绕"才"和"象"这对核心观念,经历了品评、颂扬、反思三个阶段。反思预示着20世纪的理论争鸣,而品评和赞扬则揭示了人们对16世纪末那种典雅、细腻、优美、...
帕慕克是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土耳其作家。获奖结果公布后,土耳其国内的舆论一片哗然。帕慕克在2004年写过一部颇有争议的政治小说《雪》,很多土耳...
内容提要: 把《帕梅拉》按以历史学家对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研究,我们会看出小说和当时的常情有所不符。不符之处体现了理查逊的想像,而他的想像又和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他对自...
摘要: 起初,简·奥斯丁的几本主要传记均出自其家族成员之手,其中,奥斯丁-李的《回忆录》记载了小说家的大致生平和性情。1989年,英国研究者勒费伊的传记面世,她不仅借鉴奥斯丁家族...
内容提要: 本文从加缪的《局外人》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特殊话语标记入手,研讨作品的叙事特征和意义,指出《局外人》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小说叙事文本的最大...
内容摘要: 本文讨论D.H.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的特殊情调。指出作品种种矛盾的修辞表达的是反现代性的焦虑。男女主人公纠结于情欲的狂喜与精神的毁灭,对世界纯粹的爱与...
摘要: 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重要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包括政治、经济、伦理等诸多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但对他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具体学科领域。本文着重考察他的知识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