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评论 >
  • [评论] 安吉拉·卡特:自由女神也喝高了 2019-06-17

    文学教授纳博科夫教诲我们说,评断一部作品是否优秀,要看读者的两块肩胛骨之间有没有“微微的震颤”,这震颤有个名目,叫“美感的喜乐”。按照这个标准,我在阅读《焚舟纪》...

  • [评论] 舌尖上的哲学味道 2019-06-17

    当食物加上哲学的“奇珍异味”时,我们会“吃”出什么样的味道? 本书作者阿兰·杜卡斯有两个身份。一方面他三次荣获米其林三星(最高等级)的世界最著名主厨称号,还入选过美...

  • [评论] 战火中人性的幻灭与重生——读库尔齐奥·马拉巴特《皮》 2019-06-17

    《皮》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库尔齐奥·马拉巴特的代表作,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为作家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小说以二战时期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并解放意大利为背景,记述了主人公...

  • [评论] 安吉拉·卡特:自由女神也喝高了 2019-06-17

    文学教授纳博科夫教诲我们说,评断一部作品是否优秀,要看读者的两块肩胛骨之间有没有“微微的震颤”,这震颤有个名目,叫“美感的喜乐”。按照这个标准,我在阅读《焚舟纪》...

  • [评论] 勒克莱齐奥成了“自家人” 2019-06-17

    勒克莱齐奥 资料图片 《文学与我们的世界——勒克莱齐奥在华文学演讲录》 [法]勒克莱齐奥 著 许钧 编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2月11日,勒克莱齐奥先生结束在南京大学近三个月的讲学,...

  • [评论] 《佩恩先生》:小说之镜中的波拉尼奥 2019-06-14

    巴黎不属于波拉尼奥,巴黎属于科塔萨尔,但巴黎又不只属于科塔萨尔,它还属于众多二十世纪拉美作家,包括塞萨尔·巴列霍。 “我会死在巴黎,在一个下雨天”,巴列霍亲手写下的...

  • [评论] 李翊云:讲故事的必要距离 2019-06-14

    问:您的小说《一切都会好起来》部分情节发生在美发沙龙。在这种环境下,主人公们会发生怎样的遭遇? 答:我经常讲到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写的一个故事,《自助餐厅》。部分...

  • [评论] 李翊云《理由结束的地方》:一部与自我和解的小说 2019-06-14

    在美国华裔作家当中,李翊云无疑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年仅47岁的她就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金童玉女》,长篇小说《流浪者》《比孤独更温暖》,回忆录《亲爱的...

  • [评论] 《佩恩先生》:小说之镜中的波拉尼奥 2019-06-13

    巴黎不属于波拉尼奥,巴黎属于科塔萨尔,但巴黎又不只属于科塔萨尔,它还属于众多二十世纪拉美作家,包括塞萨尔·巴列霍。 “我会死在巴黎,在一个下雨天”,巴列霍亲手写下的...

  • [评论] 《赫贝特诗集》:冷峻辞藻下燃烧的道德火焰 2019-06-13

    《赫贝特诗集》(全二册)是波兰最杰出的新古典主义哲学诗人赫贝特的诗歌集,囊括赫氏的9本诗集,400余首诗作,全面展示了这个世界大师级诗人的诗歌风貌:他的思辩和反讽、怀疑...

  • [评论] 边界之间:翡翠绿岛爱尔兰的诗与海 2019-06-13

    一直很喜欢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这句美妙的设问:“是海洋界定陆地或陆地界定海洋?两者都从浪的撞击汲取新的意义。”尽管他是以爱尔兰海陆边界的相遇,隐喻惺惺相惜的恋人之...

  • [评论] 霍桑笔下“不可饶恕的罪恶” 2019-06-12

    1850年,《红字》出版,赢得广泛好评,作家霍桑终于登台亮相。随后,他又接连推出反映清教徒历史的《带七个尖角的房子》和反映乌托邦社会改造的《福谷传奇》,进一步奠定了其经...

  • [评论] 翻开小说读音乐 2019-06-11

    在文学形式中,小说的普及度最高。其中有一种,叫“音乐小说”:以音乐为题,由小说文体撰之。 最著名的“音乐小说”,当属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在他创作这部小...

  • [评论] 夏日最后的草坪,村上短篇里的隐喻 2019-06-10

    比起村上春树的长篇,我好像更爱他的一些短篇,有几篇可以一读再读。像这篇《下午最后的草坪》,读过最多次,我甚至说不清是什么吸引我隔两年拿出来读一下。 一个十八九岁的男...

  • [评论] 米沃什:舍斯托夫,或绝望的纯粹性 2019-06-10

    编者按 列夫·舍斯托夫是二十世纪俄国思想家和哲学家,与别尔嘉耶夫等著名的哲学家交往甚密,却没在有生之年获得与其相当的名声。然而从别尔嘉耶夫等人的记叙中我们得以一窥舍...

  • [评论] 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 2019-06-10

    在读到傅光明老师翻译的莎剧之前,我有幸先读了他的莎研专著《天地一莎翁: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对莎剧的故事原型、传播接受历程以及莎翁在剧中的艺术创造力等,有了充分的...

  • [评论] 那些活了很久的树和它们穿越时空的故事 2019-06-05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是一本可爱的小书。英国学者菲奥娜·斯塔福德对平常之树的喜爱,绝不亚于其他物事。在她看来,“每棵树都是一团迸发的能量,看上去似乎不相容,却都...

  • [评论] 我们这代学人的“马克思情结” 2019-06-04

    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仅仅阐释为文学(文艺)理论,将大大窄化、缩小其对象的范围,减弱其理论的阐释力。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学由美学中独立出来之后,苏...

  • [评论] 柯林斯:食物、饥饿游戏、暴力、青春 2019-06-04

    在2008至2010年间,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出版了青少年科幻系列小说《饥饿游戏》,共分3部。小说背景是因大战摧毁而重建的北美洲,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新兴国家帕纳姆由都城凯匹...

  • [评论] 曾被译成“煨灶猫”的灰姑娘 2019-05-31

    戴望舒在《灰姑娘》中,介绍女主角得名的缘由时说:“当她做完了她的事,便置身于烟囱角边,坐在灰烬上,因此家里人都称她做‘煨灶猫’。”突发奇想用了“煨灶猫”这样的方言...

  • 首页
  • 上一页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下一页
  • 末页
  • 601198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