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前,必须阐释一组最重要的矛盾——“中西”矛盾,这几乎是所有借鉴外来理论的中国文学批评所不可回避的: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文本时是否有效...
前言 艺术,产生于约束,死于自由。 无规矩不成方圆。 方之为方,是它约束于等长的边;圆之为圆,是它约束于等长的径。诗之为诗,是它约束于别于小说散文的特有的语言组织形式...
进行于“当下”的文艺批评,其作业对象是杂沓纷呈的创作实践和变动不居的文艺现象,“作业方式”通常体现为临场“诊断”、即时“对话”。这意味了相对于文艺理论,文艺批评跟文艺...
贵报7月10日刊有蔡熙作《这首词令文学蒙羞》。既刊于《争鸣台》,就争鸣一下。 先看作品。这不是一首“词”。稍微懂一点填词规则和词谱、韵谱的人,都能明白王兆山这首“江城子...
笔者最近读了王兆山先生的《江城子》: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军姑,民族大爱,亲...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是“后死者”和“先行者”的关系,“先行者”对“后死者”是有托付的,“后死者”对“先行者”就有了大责任,大承担。 ●既与现实相联系,又能将现实...
大概是十来年前吧,一位曾经写过中国人的“辫子”、“小脚”和“风水”的作家,突然发起了对鲁迅的议论,认为鲁迅的批判“国民性”实际上是受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而所谓的...
《论语·乡党》中有这样一句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现代出版的《论语》读本都是这样标点的,笔者认为,这一则改为如下标点会更妥帖些:“厩焚。子退...
马未都先生研究古代器物有成,在中央电视台开讲收藏,很受欢迎。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中华读书报》3月19日摘录了其中的《静夜思新解》一篇,从...
【作者简介】王尧,学者,批评家,文学博士。男,一九六○年六月生。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东吴大学客座教授,兼任教育部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今天探讨国学问题,首先须要别择区分厘清国学的这一品格,即把现代国学的取义和古代的“国学”一名,严格地毫不含混地区分开来。 到底何为国学 讨论国学,首在辨义。 到底何为...
我首先讲一下最近一个时期文坛对文学的基本评价。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对当下的文学创作要有一个怎样的基本评价。 应该说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的各种批评,几...
一 主题学,一般认为起自19世纪中叶德国格林兄弟的民间故事跨区域研究。作为一种理论方法的自觉,这当然不能算错。然而若从人类精神发展的流程来看,许多民族更早些的记载表明...
著名诗人萧三在《喇叭,呐喊诗人柯仲平》一诗中深情写到:“云南省真是人杰地灵,/出了现代三位名人,/音乐家聂耳,/哲学家艾思奇,/诗人柯仲平// 今年是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98岁...
内容提要 吴伟斌先生是近20年元稹研究领域最活跃的人物,最近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元稹年谱》的系年失误,虽有可取之处,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一系列不小的错误。清理这...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长篇不如中篇,虚构不如写实》的文章,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2004年度的长篇小说写作不如中篇小说写作水平高,小说创作不如报告文学影响大。事实上,...
大家好,第一次来到北师大,我很希望和大家真诚地交流。 从哪儿讲起?这是个问题。现在你们对面坐着的,是一个不停的在纸上表达自己的情感,编好多的故事的人,你也许会想知道...
解放“当代文学”? 更确切地表达我的意思,是说,要将“当代文学”从目前的“学科”框制中“解放”出来。 作为一个特定的中国文学概念,一个表达了当下的、鲜活形态的时间性...
引言:清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意义 众所周知,就如同现代中国文学是在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冲击中诞生发展的一样,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也是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模式的观照下获...
今天的文学批评显然是乏力的,这与文学的外部环境有关,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繁复化使得文学的文化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即使体制化了的文学教育也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张力。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