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中有这样一句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现代出版的《论语》读本都是这样标点的,笔者认为,这一则改为如下标点会更妥帖些:“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笔者按:‘不’通‘否’)。’问马。”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对比如下: (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 (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回答说:)“没有。”接着询问马的情况。 按照前一种标点,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那么,孔子就是一个十足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了。 按照后一种标点,孔子既关心人的伤亡,也关心马的伤亡,只不过先人后马,先重后轻,这样理解的话,孔子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博爱君子。笔者认为,两相比较,后一种标点更妥,理由有三:(一)符合古人一问一答的文法。(二)符合孔子的一贯思想。(三)符合儒家思想的一贯精神。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一、符合古人一问一答的文法 对于是非疑问句的否定回答,常见的语词形式就是“否”,有时写作“不”,如: (2)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3)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孟子·万章上》) (4)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 (《孟子·万章上》) (5)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战国策·魏策二》) (6)(淮南王)复召曰:“将军许寡人乎?”(伍)被曰:“不。直来为大王画耳。”(《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7)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范雎)对曰:“不也。雎前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8)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9)齐宣王问匡倩曰:“儒者博乎?”曰:“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二、符合孔子的一贯思想 在《论语》一书中,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涉及了社稷、民人、从政、为学、处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至于孔子如何对待动物,《论语》中的记载虽然不多,但我们可以从有限的几条记载中得出结论:孔子对动物是充满爱心的。例如: (10)《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在孔子看来,善跑的千里马不仅有力,而且有德。由此看来,孔子对马不仅仅是爱护,还有更进一层的赞美之意。 (11)《论语·乡党》:君赐生,必畜之。 凡是君主所恩赐的动物,孔子都要把它畜养起来。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孔子思想深处博大的悲悯意识与宗教情怀,孔子一生都在追求“仁”,一生都在提倡“孝悌”,其实,“仁”和“孝悌”只是孔子关爱生命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具体地说,是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 (12)《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为了养生和祭祀的需要,孔子做不到绝对不杀生,无法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教徒相比,但是,在杀生问题上,孔子是十分节制的。孔子钓鱼的时候,不用大绳系网,以免将鱼一网打尽;孔子也不射击归巢歇宿的鸟,为的是不让它们受到惊吓。 (13)《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一则向来众说纷纭,没有确解。朱熹《论语集注》引邢氏曰:“梁,桥也。‘时哉’,言雉之饮啄得其时。子路不达,以为时物而共具之。孔子不食,三嗅其气而起。” [1](177)其实,从孔子爱惜动物的思想立场出发,这一则《论语》并不难理解:鸟见来人颜色不善,不怀好意,就飞而离去,翱翔一段时间后又停了下来。孔子说:“栖息在桥梁上的野鸡,不失其时地饮食,自由自在,多么可爱。”子路误解了孔子的意思,以为孔子是在说野鸡是最时新的佳肴,就把野鸡抓来煮了送给孔子吃,孔子闻了闻气味,知道是野鸡,就不愿意吃,站起来生气地离开了。 孔子曾经亲口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如果说在马房烧了的情况之下,孔子只关心人,而对马则不闻不问,那么孔子就是仁民而不爱物,他的思想根本就是自相抵牾,何谈“一以贯之”?如果我们将这一则《论语》理解为孔子既问人,又问马,先人后马,先重后轻,就与孔子的一贯思想相符了。 三、符合儒家思想的一贯精神 儒家思想的理论核心是“仁”,《孟子·离娄下》说:“仁者爱人”。儒家思想不仅提倡人与人之间要以仁爱相处,而且特别注重将这种仁爱精神推广到世间万事万物。正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说:“盖骨肉之亲,本同一气,又非但若人之同类而已,故古人必由亲亲推之,然后及于仁民,又推其余,然后及于爱物。皆由近以及远,自易以及难。” [1](303)如果说在孔子那里,关爱动物的思想还比较模糊抽象的话,那么,在孟子那里就变得具体而清晰了。《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和齐宣王关于王道问题的一段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孟子对齐宣王不忍杀牛的慈悲心肠大加赞赏,并以此为契机,对齐宣王宣讲了自己仁民爱物的一贯思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生,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还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提出了仁爱的有序性。在汉代,公羊学大师董仲舒是这样解释“仁”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 [2](450)到了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在他的《西铭》一文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我与也。” [3](849)十分明确而响亮地提出了“民,吾同胞;物,我与也”的口号,天下所有的人民,都是我的同胞骨肉;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是我的伙伴,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而明代王阳明则进一步将仁民爱物之心阐发到了极至:“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如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4](第26卷968)而追本溯源,这种精神与孔子的仁民爱物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7. [2]钟肇鹏.春秋繁露校释[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3]高步瀛.唐宋文举要·西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原载:《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7年第9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