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人们在指出当前中国文艺批评家没有说“不”时不但指出了有些文艺批评缺乏批判精神,而且强烈呼吁文艺批评高扬文艺的批判精神。 在2005年《文艺研究》第9期中,李建...
关于“玄幻文学” 关于“玄幻文学”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但这好像并不妨碍人们就玄幻文学的基本特点达成了一些一致意见:“玄幻文学”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玄”和“幻”。...
古代文学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视野、研究观点、研究传播等方面有很大创新,但还没有突破旧有的,按照文学断代、文学门类设置的学科研究特点。...
博客:泛偶像化时代的最好装备 2006年第2期《文艺评论》上许苗苗著文《在博客中体验偶像生涯》,评议了这个偶像泛滥的时代,博客催生出的新型的“偶像动力”。博客中偶像们的形象...
近年来,一些英文新词在西方传媒界逐渐流行,如Infortainment、Glocalization、Broadloid、Blogging Journalism等等。这些词汇多由传统的媒体词汇重新拼接组合而成,在正式出版的英文词典里找不...
当前中国娱乐文化已成为一种既不可忽视也不可轻视的文化现象。而我们似乎缺乏成熟的科学娱乐文化理论。为了积极引导当前中国娱乐文化的健康发展,我们从三个方面梳理人们对当...
对话人 :郭齐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梁枢 主持人:今年2月21日,国学版刊发了一篇张立文先生的专访:《中国人从“和”而来》,一位学者...
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著被任性地拆分;只要点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状态正影...
一位当代的美国文化学者曾言: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表演艺术。——看来,在经济学无孔不入的年代,“表演艺术”是可以凭经济学之风力泛化到广阔的社会领...
内容提要 在魏晋南北朝之所以会出现哲学人才辈出的局面,与当时的士人通过口与笔自由争鸣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在自由争鸣中士人坚守自由、平等、唯理是从等规则,这使得他们在...
如何理解和看待在历史下和今天都对现实生活发挥若重大影响的儒家伦理,是一百多年来人们颇为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从我在《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发表“美德还是腐败”一文(以...
这次《南方都市报》借武汉的一则新闻,策动作家、学者讨论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用心良苦。但我认真拜读了几篇文章,发现如果用这种方式谈美国文学、中世纪意大利文学...
文艺批评本来应该是好处说好,差处说差,如此以来,既帮助读者(观众)提高了文艺鉴赏水平,又帮助了作者(表演者),找出不足,以利今后的改进、提高。曾几何时,文艺批评堕...
事起“玄幻” 6月18日,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将应本报所约而写的批评文章《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发表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上,6月21日,本报将该文更名为《玄幻:时代的...
当儒家“伦理”被我们以目前的方式做喋喋不休的争论时.透显的却是儒学和中国历史一传统一文化的近代境遇。由于列强入侵.振兴失败.国势日哀.部分精英丧失了民族自信.从而掀起反...
一、要不要读书,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2005年新浪Blog2.0的推出,使得博客一时间成为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新宠,现在至少70%的网民都是博客用户,以至于眼下的时代被称为“博客时代”。...
内容提要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在争论孔子论“父子互隐”和孟子论舜及“爱有差等”的问题。这一争论关涉到整个儒家伦理的历史和现代价值之评判。儒家伦理是一复杂的系统,仁与义、...
编者按:经典是人类最优秀思想的记录与保存,它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更为久远的历史生活中去。阅读经典其实就是与先哲进行对话,就是主动接受先人思想和智慧的辐射。因此,...
对话人:郭齐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梁枢 主持人:百年以来,儒学的命运有一种常态性的现象:它总是被放到一个被批判、被否定的位...
内容提要 李金坤先生在《文学遗产》发表《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认为《辨骚篇》中的“博徒”与“四异”,是刘勰由衷钦敬的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故不能成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