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南方都市报》借武汉的一则新闻,策动作家、学者讨论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用心良苦。但我认真拜读了几篇文章,发现如果用这种方式谈美国文学、中世纪意大利文学或不管哪朝哪代的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可以的,至于论者实际要谈的“中国当代文学”,信息倒并不多。这种讨论能把我们引向何处,首先就是一个疑问。 湖北作家胡发云新作《如焉》是此次“文学论争”的媒触。我没看书,不敢乱说,但如果“来自思想界”的傅国涌、丁东先生自称平时对当代文学不感兴趣,只因为看《如焉》时被“感动”了,于是就如崔卫平女士所说的那样,忽然觉得有了抓手,对当代文学做起“全称判断”来,这比没读《如焉》而悍然发表一篇《论〈如焉〉》,不更加草率吗?编辑先生请大家以这个灵感一闪的“我看当代文学”为起点跟进发言,“畅抒己见”,我看比较困难。 何况还有不少陷阱。傅、丁等先生既然只负责提供“全称判断”,认为当代文学“缺乏道义”,“不关心现实”,“只玩弄文字技巧”,批评家们则只知道拿红包,对此高论,该怎么做“反题”呢?你真要列举“当代文学”其实也有一些“道义”,也有人“关心现实”,或进一步分析何谓“道义”,“现实”有无边界,乃至“玩弄技巧”是怎么回事吗?我敢保证,有耐心倾听的人不会超过一打。何况,你一开腔就成了从“文学界这个马蜂窝”飞出来的一只小马蜂,你的话还值得一听吗?似乎要引起争论的话题,实际上预先堵塞了言路。激于义愤的“全称判断”往往如此。 而且就算你准备认真表示赞同,结果也会很不妙。你真的跟在傅、丁等后面,说当代文学全烂了,那么傅、丁刚刚给予高度评价的《如焉》、《中国农民调查》又将置于何处?它们难道不属于“当代文学”范畴?你果真认为批评家都不值得信任,那么从《如焉》、《中国农民调查》说到整个当代文学与批评的傅、丁是否也包括在内?他们不是批评家吗?他们还是鲁迅所说的“批评家的批评家”呢。 我这样说,并非要挡开一切针对当代文学的批评,变成维护这个“蜂窝”的一只小马蜂。当代文学有无问题?肯定有,而且问题很大,但问题并不在于作家们不讲“道义”,不问“现实”,不尊重“纳税人的权益”(后一条是傅先生对当代文学的崭新控诉,应该立刻申请专利)。其实我倒觉得,并不存在不讲“道义”的作家。他不讲此“道义”,必讲彼“道义”。控诉作家不讲“道义”,先要说清楚不讲何种“道义”。同样,也不存在不问“现实”的作家。他不问此“现实”,必问彼“现实”,所以最好先说明白“现实”是什么,再来指责作家们不问“现实”的罪过。 对作家来说,讲什么样的“道义”堪称“铁肩”,过问怎样的现实堪称“辣手”?保护“沉默的大多数”吗?关心“弱势群体”吗?抨击贪污腐败吗?信息爆炸吗?全球变暖或变冷吗?黄、黑、非吗?更加重大的社会矛盾和国际冲突吗?不错,关心这些问题是能够写出好作品来的,但不能保证可以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记得某老作家说过,50、60、70年代,重大社会问题都会催生相应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假如成昆铁路开工、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十三陵水库竣工、三门峡水电站发电等重大社会事件没有小说和报告文学起来配合,就会成为咄咄怪事。但如此“文学盛况”而今安在?今天,漫说专门配合时事的小说,就是报告文学,其职能也被快速先进的新闻直播和网络评论代替了,至于更严肃更务实的伸张正义和介入现实,比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强行拆迁问题、假药假酒问题,不管怎样的文学,效果恐怕都赶不上诉诸法律和公共舆论空间。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关心哪些“现实”,担当何种“道义”?这类问题再升上去,势必变成“伟大作品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果真“发现”这样的“秘诀”,我想任何有出息的作家都不会上当受骗。他们更愿意自己去寻找他们能够和应该书写的“道义”和“现实”,这才是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的地方。预先悬挂一个题目,勒令作家们奋笔疾书,这又何异于八股,何异于商业招标,何异于据说代表知识分子腐败之尤的学术立项! 我宁愿赞同崔卫平的说法,她认为文学有属于自己的出发点,而当代文学的问题恰恰在于没有找到属于文学自己的出发点。文学本身的出发点是什么?当前的语境似乎还不利于平心静气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实在一直缺乏讨论文学的合宜的语言。 但还应该补充两点。 一,正因为没有找到属于文学本身的出发点,才有傅、丁等先生慷慨解囊,把珍藏已久的出发点显示给作家们。这种热爱文学的感情值得尊敬,只可惜作家们并不领情。陈希我的三封信,就很能代表他们的态度。确实,如果这等锦囊妙计就能使当代文学起死回生,文学问题也太容易解决了。 二,当代文学的糟糕,不完全是作家的事,大家都有责任。其中,灵感一闪的批评家,冷锅里面冒热气、突然从某个绝对真理的位置出发、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要求文学的思想界进步人士,也难辞其咎。我们的文学不仅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思想和文学联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美俱美,一丑俱丑,未必有文学独衰而思想独健的局面。 当代文学的问题,不妨坐下来谈,而针对当代文学的谈论方式与思维方式的问题,却不必劳神费力,现在就可以讲清楚:有傅、丁等先生的发言和文章做现成的材料。 原载:《文学报》2006年7月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