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翻阅几本关于中国画论的书,由其中关于山水画论的部分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文人精神追求的某种关联,尤其是与隐逸文化的联系。 传统中国文人相当...
内容提要 1、赵逵夫先生的“江西陵阳”说,与《涉江》内容不符。《涉江》的起点,是《哀郢》东迁的终点“陵阳”。从《涉江》:“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可推知,其...
4月7日和8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了“文艺意识形态学说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持有不同观点的近40位学者参加了研讨。该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
将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加以比较研究,是一个新的富于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基于三个原因:(1)受以往既定的政治标准和阅读思维定式的影响,国内对产生于18世纪...
近来又读了一些苏东坡,觉得可以解释一些东西。艺术家最后成为了艺术家,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人具备了许多修养和底蕴。这个说法自然很不新鲜,可要说清楚,至少要面对三...
内容提要 《招魂》篇乃是屈原采用“招魂”的形式,对古荆楚流行的招魂词进行艺术加工后的文学作品。是为了抒发情感,排解精神上的愁苦而作,不是为了“招魂除病”的实际运用。...
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来描述文学期刊在鼎盛时期的境况,似乎并不过分。80年代无疑是中国文学期刊的黄金时代,而今天,纯文学在困境和窘况中愈陷愈深同样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 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居统治地位的中国历史传统中,国人将治国的希望寄托于统治者的道德行为,对统治者治国的成败主要诉诸道德尺度的评判,形成了以德责人的德型政治文化。李...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后两句在文革期间,常被造反派的才子,用来批判对手。第一...
●大众文化搭上了一架由现代传媒和市场所构成的“双引擎”的快车,朝着新世纪呼啸而来。面对杂乱无章和瞬息万变的大众文化现象,中国知识界的应对从一开始就陷于捉襟见肘和言...
每一个热爱和关注文学命运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近年来,文学的概念和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在以往的数千年人类历史中,文学的特点相当固定而清晰,那就是:以书面文字为基...
内容提要 1、《哀郢》中:“过夏首而西浮”是指——过“夏首”以后,长江有一段向西南回转,舟船随水路弯曲向西南而下,故曰“西浮”。2、“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前沿”.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名词.似乎代表了学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最有价值也最值得关注的课题。在今天高校选修课程里.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命名的完全没有吸引力.而如果是...
近日,《中华读书报》刊登了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关于公开招聘《报告文学》主编的“招聘启事”,在北京文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作家、评论家们议论纷纷,认为这意味着长江文艺出版...
当今,“文化”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以何得到传承?什么是文化资本,文化何以成为资本?什么是休闲,休闲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它又如何传承文化和构...
梁祝的故事表明,制度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恰恰是在人们违反制度的行动中展现出来甚或实现的。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
半年不到作家纷纷关闭新浪博客,引发网友、读者讨论 作家博客:经历“生死疲劳” 2005年年末,新浪网力邀众多名人在该网站建立博客,作家徐坤也是其中一位,不过当时她预言:“...
谁将诗歌轻轻翻过 李舫 今天还有谁在读诗?这个问题似乎比问还有谁在写诗更荒谬,中国诗歌的萎缩和低迷无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过多地将这种萎靡归咎于市场,诗歌有什么...
我想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的《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选读》《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推荐到读者诸君面前。这两本书的出...
一、精神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进程 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与标志,一直有一个定论,那就是《狂人日记》。 新中国成立之初,王瑶先生在那本筚路蓝缕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