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作家印象 >

韩松:瓦特为什么能发明蒸汽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财新文化 韩松 参加讨论


    我去英国科学博物馆参观,第一次见到那些以前写在历史课本上的奇形怪状机器,这就是直接带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东西。在这儿,我浑身颤抖着真切感受到,中国那场始于1840年的悲剧是怎么来的。天朝真是被科技进步打败的。
     
    
    一个简单的单效蒸汽机
    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就摆在展厅中。工业革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产品更便宜,让选择更多样,让千万年人类的进步第一次从缓慢的直线变成了指数式增长。同时,这是一场民主运动。生活更方便,人可以走得更远、住得更远,思想和视野打开了,想法也多了,信息交往更自由了。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在一楼瓦特的展厅,出现在眼前的第一个说明牌上,标题是“科学和钱”(science and money)。做科学要有钱的支持,科学是要用来赚钱的。科学最终必须与市场结合。科学和技术这两个起源不同的脉络可以合二为一。西方人是实际的。
    但不仅仅是钱。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们认为,是因为这个国家有一批像瓦特这样“优异的发明家”。当时英国有制度保障,发明家可以去自由想象、大胆尝试。那时的英国就注重保护私有财产了,蒸汽机的推广也包含瓦特专利权的使用,瓦特因此成了很有钱的名人。当时,瓦特和投资人拿着法律文本,到处驱逐竞争者,强制其停止非法生产。后来瓦特自己也陷入困境。他在研发一种更优良的蒸汽机时,发现相关的曲柄专利已被人申请,他只得独自再发明一种替代装置。这要在中国,大概山寨一个就可以了。
    展馆里复原了瓦特的工作间,里面有8434件物品,是他一生的发明。但瓦特退休后,却变身成艺术家,去做雕刻了。这是否说明艺术与科学是有一致性的?或者科学本身就是艺术?
    展馆二楼有一个很大的图灵厅。艾伦·图灵除了是科学家,还是哲学家。他是计算机的先驱,人工智能之父。到了后期,图灵研究人的心灵,包括人的精神、死后续存等很“玄学”的问题。他追问,“机器会思考吗?”图灵死于自杀。
    三楼有很大的一个计算机发展史展厅,包括第一台可工作的差分机。那些看上去非常原始的机器,就是未来要代替人脑的东西。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有渊源的,不是一夜间冒出的。
    四楼是关于18世纪科学的展厅。科学仪器最早是贵族用来娱乐的,但也有思辨和质疑。英国内战后,人们对已被广泛接受的宗教、社会和传统的自然观念产生了怀疑。他们希望把政治和宗教差异放在一边,成立自己的组织,独立研究科学。皇家学会就是这样的组织。牛顿在这儿发布了他的思想。这是一群对科学疯狂着迷的人,但骨子里他们是真正的宗教信徒。
    国王的宽容和支持也很重要。这个展厅的藏品是乔治三世收藏的,有空气机、望远镜、显微镜、天文仪器等。乔治帝与康熙帝有某种相似。但是,这种比较是否太简单了呢?我看到有史学家撰文说,不要说拿康熙与乔治三世比,就是与彼得大帝比,也有天壤之别。科学革命不可能发生在中国。
    在英国,科学有着实际的新用场,比如航海对日不落帝国十分重要,因此发展出了航海学。博物学随之兴盛,自然史成为受欢迎的主题,于是才有了达尔文。农业大国中国当时是否需要这些呢?此外,科学渐渐走向大众,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中国民众当时需要科学吗?从《金瓶梅》中看不到有关迹象。
    又参观自然历史馆。达尔文塑像脚下有一行字:对思想自由的最好推动,来自科学进步带来的人类想法的逐渐启蒙。思想自由,想法启蒙,科学进步,这些东西,我们现在真理解了吗?
    鸦片战争几十年后,清王朝一些寻求改革的人,才派人到国外留学。严复在英国学习时,意识到中国并非败于坚船利炮,而是败于这后面的“想法”。当时英法两国大思想家、大学问家辈出,诸如达尔文、赫胥黎、亚当·斯密、斯宾塞、卢梭、孟德斯鸠等人都成了严复的崇拜对象,这促使他在业余时间兼习了许多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等学说。严复认识到,中国面临的危机其实是千古未有的深层文化危机。
    中国一些专家学者常常自豪地宣称,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过了资本主义300年的路程。但是不是还有一段路,我们并没有经历的呢?那才是西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源头,它把人们的思想从枷锁中解放出来。我们搞“弯道超车”,是不是也把这段要紧的里程给绕过去了呢?
    (作者:韩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