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我都在为自己定位,我到底要写什么样的儿童文学?我该用哪支文学之箭射向我苦苦寻找的、属于我自己的创作靶心呢? 一个并不出名的写作者,能够确定并走出一条宽阔的、特色鲜明的文学创作模式,能在精英文学和纯文学之外,寻找到自己的创作空间算是幸运的。我曾写过成长、悬疑、奇幻、职场、科幻、穿越、都市、侦探等类,还包括童话和低幼文学,我就像一波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还像是一个被困守在包围圈里的小兵小将,找不到突围口,就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我这个在文学界新不新、旧不旧、老不老的写作者,要想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那支利箭和专属靶心,就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我的优势是想象力和对中外历史知识的热爱,我要写少儿科幻,就要写与众不同的少儿科幻。我已经写了并出版了十本和科幻有关的儿童文学书籍,这些书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现实存在的地理名词科幻化,并与现实与未来链接起来,也就是当大部分科幻都是在向前看、向未来看的时候,我的科幻向后看,回头看,把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那些最神秘的、最悬而未决的、最有趣的故事和人物用科幻的创作规律讲述出来。 我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后来又学了汉语言文学,从2008年至今都在《探索历史》杂志当专栏作家,所以我写探秘历史的科幻小说是认真的,它不是穿越,不是玄幻,而是基于真实存在的地名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如陕西的太极城、药王山、华山、玄奘译经之地考古、史前文明遗存等都是我科幻创作的素材。因此,我将自己的创作类型定义为“探秘历史”,它是科幻的范围,是我创作“科幻探秘小说”的核心。 “科学幻想小说(Scinece 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是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这种文学体裁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它的故事情节是发生在不可知的未来世界,是对有关科技领域的某种场景进行幻想和憧憬的文学形式。孩子们之所以喜欢看科幻电影或科幻小说,一方面是因为它好看、好玩;另一方面有很多科学、幻想、甚至自己的梦想和成长设想的内容吸引了他们,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和未来世界的兴趣。 可是,在预知未来、畅想未来世界方面不是我们的强项,或者不是我的优势。但是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谜,有着永远挖不完的故事,关于中国古代有外星人的传说,如《拾遗录》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以及史前文明中是否存在高智能生命等,都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我的科幻探秘小说就是用未来的科技探索历史的“真相”——用我的想象力和写作技巧对过去存在和现在都无法解释的现象或疑团或地理名词等素材予以科幻的解读,为他的前世今生创作出更为吸引读者的故事,让逻辑之箭在幻想的弓弦上射向我专属的科幻探秘的靶心。这样的故事既有中国元素,又有科学幻想,非常吸引小读者的眼球,他们对这种题材形式的科幻小说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我将他们熟悉的家乡和听说过的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未解之谜等进行科幻包装,好玩、好看、有趣而不失启迪的意义,激发了小读者把眼光投向日常生活、学校之外、美丽山河、中华文明之中,正能量和主旋律也潜移默化了。 目前,在我的少儿历史探秘小说中,被“回头看、科幻化”的素材有众所周知却知之甚少的“太岁”、有根据一个地名产生无限联想的“太极城、落星塬、石头城、药王洞”等,有民间和科学都在解释又解释不清楚的“小孩叫魂、龙鲸、杨贵妃之死、徐福东渡”等,有《搜神记》《拾遗录》《山海经》《史记》等记载的奇异事件等,还有我最近正在深挖掘欲写到的古代科学技术和能工巧匠的某些传闻逸事等。从我的已经出版的作品书名中,就能可见一斑——《天诗传奇》《谜团乐园》《宝印传说》《奇幻之城》《丢失的时间·太岁谜影》《海螺舟与秦始皇的秘密》《叫魂面具·销声匿迹》《黑暗书·独眼星传奇》《朝代串串烧》《文明碰碰车》……学生们非常喜欢,在教校园里,网络上,甚至考场里都有传阅、讨论和追捧的各种趣事,我感谢我的学生们,是他们鼓励和支持,让我创作出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科幻小说,更要感谢我们生活在有故事的故乡和神奇的中华文明。 可以说,我即将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创作的少儿类型文学宝库,我只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去写,我相信科幻探秘小说一定会吸引小读者的好奇心,为他们带来快乐的阅读体验。 这一类型化儿童文学的探索还在继续,希望得到同道老师的支持和指引。我在努力写有思想、有趣味、有故事的故事,我希望它们与众不同、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