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英美文学] 西方儿童悲剧文学繁荣的背后 2017-10-29

    据一位西方专栏作家说,若干年前他在法兰克福书展上遇见了一位美国女出版商。她问他:“你有个不幸的童年吗?”他深感惊讶,不禁扪心自问,难道我的外表显得特别忧郁?“哦,...

  • [英美文学] 《女系家族》:一场女人之间的战争 2017-10-29

    山崎丰子是日本文学界的常青树,她的小说《白色巨塔》《华丽家族》等兼具故事性和思想性,不断被改编成影视剧,并成为收视热点,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她最新被翻译成中文的...

  • [英美文学] 早期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的若干史实问题 2017-10-29

    《“八十年前是一家”》(《读书》2005年第3期)一文论及中国德语文学学科史(“日耳曼学”这个词似乎不太合适)的若干问题,确实很重要。因为这事关“辨章学术,考镜源...

  • [英美文学] 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 2017-10-29

    弁言 李达三教授对中西比较文学之范畴、方法及精神用力最深,先后写就很多有关写论文,并收集成书,由联经于一九七八年五月出版,此即“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巨著。笔者多年...

  • [英美文学] 中西比较文学定义的探讨 2017-10-29

    什么是比较文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问题。主要的是,一下笔讨论这一题目,就免不了要做“下定义”的工夫。廿世纪的今天,定义不是这么轻易就可下的。我算算只有两种人会下定义...

  • [英美文学] 与法国文学大师面对面——探访西蒙娜·德·波伏瓦 2017-10-29

    一到巴黎,在我向法国外交部文化技术司提名要见的作家名单中,西蒙娜·德·波伏瓦名列首位。我想去和她谈萨特。 我几乎是怀着见萨特的心情来到了西蒙娜·德·波伏瓦的门前。门开...

  • [英美文学] 李比英雄:叱咤日本文坛的美国作家 2017-10-29

    2005年11月上旬,李比英雄再度路过北京,到社科院外文所来看望我,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其成名作《听不见星条旗的房间》,先是1987年发表在纯文学期刊《群像》上,...

  • [英美文学] “变形珍珠” ——巴罗克与17世纪西班牙文学 2017-10-29

    巴罗克(barroco或barrocco, baroque, barrueco)一词源于南欧拉丁方言,意为玑子(即变形大珍珠)。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珠宝商哄抬价格,一度使玑子颇受青睐,以致其富于变化的天然形态成了精...

  • [英美文学] 对文学中“恶”的审视 2017-10-29

    《文学与恶》 [法]乔治·巴塔耶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文学作品中的恶人、恶行司空见惯,这些违反道德的倒行逆施,乔治·巴塔耶却用一种文艺审美眼光来审视它们,把它们抬得很...

  • [英美文学] 中西山水美感意识的形成 2017-10-29

    前 言 本文为演讲稿,在我回国不久,材料不全的情况之下,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之邀在很短的两星期内草成,与我原来的构想及最后的定稿都有相当的出入。我计划中尚有“中西山水...

  • [英美文学] 伟大心灵的岁月回响——张玉书谈茨威格作品及其翻译 2017-10-29

    通过徐静蕾自拍自导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很多年轻人知道了奥地利作家斯台芬·茨威格。而事实上,更多的中年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通过张玉书,通过他翻译的茨威格...

  • [英美文学] 爱与黑暗的故事——关于诺奖热门作家奥兹的近作 2017-10-29

    当今以色列最富影响力的作家阿摩司·奥兹(AmosOz)发表于2002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一向被学界视为奥兹最优秀的作品。短短五年,便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尤其是英国...

  • [英美文学] 当文字成为生命的全部…… ——澳大利亚作家马格斯·朱萨克小说《偷书贼》引 2017-10-29

    马格斯·朱萨克,一个多数中国读者还很陌生的澳大利亚作家。在最近的一年,他推出的小说《偷书贼》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该书英文版自去年3月出版后,立即荣登全球各大畅销书...

  • [英美文学] 中西文学之比较 2017-10-29

    中西文学浩如烟海,任取一端,即穷毕生精力,也不过略窥梗概而已。要将这么悠久而繁富的精神领域,去芜存菁,提纲挈领,作一个简明的比较,真是谈何容易!比较文学,在西方已...

  • [英美文学] 我认识的布鲁克斯 2017-10-29

    澳大利亚女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获2006年普利策奖的小说《马奇》中文版面市了,当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刘乔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十分高兴。我高兴,不仅是因为中国读者又可以读...

  • [英美文学] 信仰的失落――“美国的悲剧”的根源 ——与“社会制度悲剧论者”讨论《美 2017-10-29

    一 把一部小说定名为《美国的悲剧》,这确实是西奥多·德莱塞的过人之处:胆识过人,设疑更是过人。读者不禁要问:“美国的悲剧”是什么?其根源又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英美文学] 姿与Gesture——中西文艺批评研究点滴 2017-10-29

    陆士衡文赋中间一段,起首四句曰: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1) 后二句对仗极工,每个字义词类,都抵当无阂。前二句也是字字皆然,但乍...

  • [英美文学] 赛珍珠的文学世界 2017-10-29

    编者按:此文为本专栏特稿。黄文湘,男,1925年生,美籍华人。香港作家联合会永久会员、香港《文汇报》“百花周刊”专栏作家。1985年退休定居美国。专事笔耕,成就颇...

  • [英美文学] 中西古典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三) 2017-10-29

    五 在现代精神病学里,“精神分裂”这一术语用于描述这样的个体,其经验整体经由如下两种主要方式分裂为二:其一,他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出现了分裂;其二,他与自身的关系出现了...

  • [英美文学] 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真的是谁 2017-10-29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存在之为存在,这个永远令人迷惑的问题,自古被追问,今日还在追问,将来还会永远追问下去。” 自我是生命流畅的延续,抑或是一种不断变化...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