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李比英雄:叱咤日本文坛的美国作家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许金龙 参加讨论

    2005年11月上旬,李比英雄再度路过北京,到社科院外文所来看望我,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其成名作《听不见星条旗的房间》,先是1987年发表在纯文学期刊《群像》上,后来于1992年由讲谈社出版了单行本,并获得野间新人文艺奖;另一本则是他的近作《破碎支离万千象》,也是由讲谈社出版的单行本,出版时 间为2005年4月。当时由于室内光线不很明亮,因而看得并不十分真切,只觉得封面比较特别,银灰色打底,左上角有一个较大的不规则白色团块,上面印着书名和作者名。其实这个团块不很大,也只够作以上安排。封面的其余空间,就是同样不规则的细小白色碎片了,不过,总觉得构图并不那么简单,似有一股怪异之气。细看之下,才发现那白色碎片间均匀地混杂着同样不规则的、隐约可见的暗红色细小碎片。银灰色为背景色的白色团块和碎片构成的冷色世界原本就让人有了几丝寒意,发现混杂其间的暗红色碎片后,视线一时竟没能移开。除了先前的寒意外,还感觉到了一丝不安。当然,出于礼节,我并没有把这种不安的直觉当面告诉李比,只是在交谈中陪着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在12月22日的《朝日新闻》上,看到《破碎支离万千象》获得第32届大佛次郎奖的消息,我便放下手中的工作,把那本书取出来大致读了一遍,这才恍悟那封面构图的由来。
    先说说李比英雄其人。
    李比英雄原名Ian Hideo Levy,了解西方“百家姓”的人士容易看出,这位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人显然具有犹太人血统——Levy来自《圣经》所说的“利未人”,是希伯来人的一支。在国内的翻译实践中,对于Levy(有时也叫Levi)这个姓氏,通常译为利维、利未或列维,而素习文学翻译且具有较高中文修养的李比却对自己姓氏的中译有着独特的看法。他曾十余次来到中国大陆地区,了解到历史上曾有一支犹太人来到中国腹地繁衍生息,后因黄河泛滥而迁徙到了开封。为此,李比深入到开封郊区第四人民医院一座被废弃的锅炉房附近,在那里寻到了犹太人定居点遗址,并在开封市博物馆内看到宋朝皇帝赐封犹太人姓“赵”姓“李”的碑石。这其中的赵姓是宋朝皇室的国姓,既然大宋皇帝把自己的姓氏赐给了来自域外的归化民族,足可见犹太人曾因其出色表现而博得龙颜大悦。至于李姓,则极有可能源自于Levy的音译。大约千年以后,1949年,当天安门广场上举行开国大典时,这支犹太人的代表又坐在金水河边的观礼台上,见证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当然,他们的姓氏仍然是赵和李。有了这长达千年的定译,这位作家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中译名冠以“李比”。
    李比的父亲出身犹太中产家庭,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专攻中国唐史,后来又作为富布赖特研究员于1956年携全家移居台湾。6岁的小李比虽说此前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看到过汉字,但他真正听懂汉语并开始用汉语说话,还是在来到台湾五个月之后。李比10岁那年,在父母离婚后随母亲和弟弟去了香港,并在那里生活了两年。他的父亲后来和一个来自上海的女性组成了新家庭,为李比生下了一对异母弟妹。
    1964年是李比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父亲时任美国驻横滨领事馆的日语研修所所长,这一年暑假,李比来到父亲身边,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日本,并在一家前卫杂志上读到了大江健三郎短篇小说《死者的奢华》的英译本,很受震动。大概是从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年(1968)开始吧,李比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大江健三郎和三岛由纪夫等现代日本作家的小说,最初阅读的是英译文本,后来随着日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涉猎日语文本。18岁考入普林斯顿大学以后,李比一下子主修了汉语、日语和韩语,同时选修了《万叶集》、《源氏物语》及日本近现代文学的课程。当时适逢美国各界反对越南战争的运动风起云涌,李比也不落人后,在学生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反战诗歌。
    从大学三年级起,李比相继阅读了芜村、宫泽贤治、荻原朔太郎、田村隆一和吉本隆明等日本近现代诗人的全集,并由此上溯至俳句,再由俳句上溯至和歌,最终与《万叶集》结下了不解之缘。考入普林斯顿研究生院后,李比开始尝试把《万叶集》翻译为英文。1981年,由他翻译的万叶集全译第一卷(相当于原书一至五卷)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次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一年,李比32岁。
    除了《万叶集》之外,这一阶段的李比还翻译了三岛由纪夫、中上健次等日本现代作家的作品。在新宿小酒馆的一次聚饮中,中上健次劝他:“你也用日语写小说吧”,由此催生了李比的第一部小说《听不见星条旗的房间》(《群像》杂志1987年3月号)。或许是受日本私小说传统的影响,李比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美国驻横滨领事馆中的17岁少年。这位17岁的少年“舍弃了父亲,舍弃了美国,走向新宿……作品以六十年代末期的街头的喧哗为背景,超越了语言、文化和制度的差异……”小说问世半年后,李比因其学术造诣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职。五年后,他又因这部处女作荣获1992年度的野间文艺新人奖,成为叱咤日本文坛的美国作家。
    就在获得野间奖的第二年8月,李比第一次游历中国大陆地区。同年12月,他在日本《现代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在天安门》的纪实性作品,详实记录了这次旅行的感受,经过大约两年的持续发酵后,定稿以《天安门》为题发表于1996年1月号的《群像》杂志,同年6月被推荐为芥川奖候选作品。却由于身为芥川奖评委之一的极右翼文人石原慎太郎的激烈反对而落选。据说,石原慎太郎黜落《天安门》一文之后仍不解气,又对着这篇文章的编辑狂骂了李比两个小时。当我问及石原慎太郎激烈反对《天安门》的理由时,李比回答说:石原慎太郎认为,芥川奖是日本纯文学大奖,而李比这个美国人既然身在日本并用日语写作,就不应该像大江健三郎那样,动辄把日本以外的事物拉进来。听了这番解释,我想,好心的李比是否省略了什么?我猜测,李比在书中对当今中国的客观介绍,或许是以反华著称的石原慎太郎气急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管石原慎太郎如何气急败坏,这次中国之行却成为李比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开端。十余年来,李比走遍了中国大陆地区,相继创作出《现代·中国·文学》《听不见北京话的房间》《我的中国》和《从长安到北京——另一个“旅行自由”》等各种文类的作品,深入探讨了“远离母国语言”、“混血文学的可能性”、“越境的文学”和“越境的时代”等时代话题。
    2001年8月下旬,李比终于在开封市郊区挖掘到了自己的金矿——发现了历史上犹太教堂的遗迹。说挖掘名副其实,其中一座保存完好的水井便是他雇请当地人从重重覆盖的土层中挖掘出来的。兴奋的李比9月6日回到东京,稍事休息,11日动身前往美国看望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妹妹。考虑到难以长时间忍受不抽烟的煎熬,李比选择了经由温哥华飞往纽约的航班,这样可以在转机时抽上几口以解烟瘾。不料就在飞机临近加拿大之际,9.11恐怖袭击爆发了。本文第一段里提到的李比的新作《破碎支离万千象》便是从这一严峻的时刻开始叙述,主人公爱德华即是李比的化身。
    在文本中,飞机临近加拿大时,长年生活在东京的日本文学翻译家和作家爱德华从飞机上俯瞰下去,只见碧蓝的大海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蓦然想起三百年前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描写松岛美景的俳句——“诸岛尽奇观,破碎支离万千象,夏海碧于蓝”(此处采用叶宗敏先生译文,在此谨致谢忱),但这份好心情很快就被一个残酷的事实撞得粉碎——机长告知:“必须向大家通报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美利坚合众国成为巨大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因此封锁了所有边境,任何人均不得进入美国,任何人亦不得离开美国,除了值班的军用飞机外,一切飞机不得在美国领空飞行。”这意味着机上的所有乘客将无法按时抵达纽约,爱德华当然也无法如约于当天抵达纽约后在57大街的旅馆里和妹妹相聚,并于翌日前往华盛顿看望母亲。在机舱里等了三个小时后,爱德华终于走下飞机,在黑压压的人群中一面仰视着大屏幕电视上飞机撞击世贸大厦的惨烈景象,一面机械地挪动双脚往签证处方向移去。当看到在蓝天的映衬下,从被撞击后的大厦里飘出雪花一般的纸片和因绝望而跳楼的人时,爱德华再次想起了“破碎支离万千象”——原本以为坚固的大厦破碎支离了,原本以为有序的世界破碎支离了,原本以为严谨的思维破碎支离了,甚至在给亲人打电话时,说出的话语也背离自己的思维而破碎支离,惶惶然的爱德华在滞留于温哥华的三天里看到了与以往全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正如封面构图所显示的那样,坚固的大厦、有序的世界、严谨的思维、准确的语言全都“破碎支离”了,只剩下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碎片,而且还要裂变为更小更不规则的白色和红色碎片……在包括历任、现任总统夫妇出席的追悼仪式上,“历代总统的牧师”用朗诵般的声音致悼词:“他们将因此而进入天堂……因为他们与主同在,因而每当我们想起他们时,应该抱有喜悦之情”,电视机前的爱德华忍不住用日语大声反驳道:“天堂?他们不全都往下坠落而去了吗?!”
    亲眼目睹世贸大厦坍塌的惨景,并得知好友死于这场灾难后,住在曼哈顿的妹妹因极度悲伤而取消了家庭聚会,爱德华决定改变计划回东京。临行前,他来到由土著人生活过的原始森林改建而成的森林公园,想在这个破碎支离的世界中寻得一处静谧之地。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阵发动机音响,他抬头向天空望去,并不见飞机的踪影,再顾盼四周,原来是一台观光大巴开进了森林,从车上陆续走下二三十位挂着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黑发游客。这些人刚一下车,便立刻指着充满阳刚之气的图腾柱,用明朗的声音喊道:“kan!”(原文系日语拼音,此处转译为汉语拼音)他们围住了图腾柱,继续喊:“kan、ni kan!”
    显然,这是一批来自中国的游客用汉语发出的赞叹。小说结尾处写道:
    “看!你看呀!”笑声在爱德华的头脑中回响。
    柔和的光亮从天际洒下。
    爱德华再度抬头看去。静谧被打破,来自另一个大陆的爽朗笑声锐利地刺向空虚的天际并消逝在远方。
    原载:《博览群书》2006-02-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