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恶》 [法]乔治·巴塔耶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文学作品中的恶人、恶行司空见惯,这些违反道德的倒行逆施,乔治·巴塔耶却用一种文艺审美眼光来审视它们,把它们抬得很高,甚至和“善”相提并论。《文学与恶》就是这样一部描写“恶”的文艺理论著作。 对于乔治·巴塔耶,我一直不知道如何给他定位,他既是小说家,又是批评家,他的思想涉及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他是法国后结构主义的先驱,法国当代思想的源泉。他踏着尼采的足迹,对知识、理性等进行了摧枯拉朽的批判,而对“恶”的问题却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在他惊世骇俗的观点和令人眩晕的博学中,我们又能体味到神秘主义的趣味和理性的光辉。 在《文学与恶》中,巴塔耶为八个作家(艾米莉·勃兰特、波德莱尔、米什莱、威廉·布莱克、萨德、普鲁斯特、卡夫卡、冉奈)和他们的作品进行了关于恶的分析。这八位作家的作品历来是倍受争议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世俗观点的“恶人”反而是受作者青睐的,作者没有对他们进行道德的谴责,而是放纵人物各式各样“恶”的行为。巴塔耶更是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这些“恶”的行为,提出了“纯洁的恶”的概念。 巴塔耶首先肯定了“恶”的存在意义,有恶才会有善,任何事物都是通过对立面才存在的。文学中的“恶”并不代表人生中的恶,它不是私利行为的恶。巴塔耶也并不是提倡恶行肆虐,他给“恶”赋予新的内涵,这和道德中的恶行是两回事,如果有可能,应该再造一个单词来表达这个意思。 因此巴塔耶完全从作品出发。《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是“恶”的代表,巴塔耶给希斯克里夫的定位是“被诅咒者的反叛”。希斯克里夫身上的“恶”是他表达激情的最好武器,这种激情使得希斯克里夫成为有个性的人,使他得到了两个女人的爱。有时候,“恶”是可以展示出来并且散发出魅力的。 巴塔耶认为“恶”是自由、独立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善的一边意味着归顺、服从,善就与规章制度的封闭性结合在一起,只有恶才能打破牢笼,还人以自由。当然,打破规章制度会使人害怕,但它也有一定的吸引力,才使得很多人走上“恶”的道路,巴塔耶是欣赏这种自由精神的。冉奈就是毫无保留地献身于“恶”的,他一直都是在以恶为善的情况下追求“恶”的,虽然终究是败了,但他获得了自由,而且追求的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 对文学中“恶”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巴塔耶理论的复杂、神秘。他喜欢对庄重的冒犯,喜欢把人们所不屑的东西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这就是巴塔耶,也只有他才能把“恶”诠释的如此自然、如此道德。他用哲学观点巧妙地把善恶结合了起来。价值都分裂成两个对立形式:一个涉及善的原则,一个涉及恶的原则,那么追求善恶又有什么区别呢?巴塔耶认为:如果为了物质利益而杀人,那不是真正的恶;如果杀人者除预期的好处外,还为自己采取了行动而感到高兴,那才是十足的恶。可见对“恶”的规范已经超越了道德界限,“恶”可以说是本质,具有最高价值,因此不是什么坏人都可称之为“恶”的,马赛尔、希斯克里夫等巴塔耶认为是“恶”的人,我们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性格,恶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他们。而与恶伴随的情色、死亡等主题,巴塔耶在书中都给以很好的诠释。 《文学与恶》体现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奥妙之处,它提供了一个更新奇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文化的建构。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07-2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