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精英教育的一场静悄悄革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南桥 参加讨论
2016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 精英教育的一场静悄悄革命


    对一所学校最好的反思性观察也许来自于这所学校的校友。他们回答了一个让公众关心的问题,精英教育起步之初所允诺的一切是否在个人成长中获得了验证,好的教育究竟给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智识和文化储备?《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一书就呈现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作为美国最好的寄宿制中学之一,圣保罗中学诞生于1856年,第一任校长柯伊特上任时只有24岁,在他40年任期的后半段,对美国教育系统造成的影响之大,堪比托马斯·阿诺德通过领导英格兰的拉格比中学造成的影响,后者把爱弥儿的教育理念引入了校园,着力塑造强壮的人。圣保罗秉承的理念,不同于强调系出名门、家族纽带和排外性质的旧精英模式,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包含种族、民族和经济多样性的社区,“为余下的世界提供典范”,可谓是精英教育界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此书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圣保罗如何培养淡定而非显摆的精英。圣保罗继承了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特提出的“自然贵族”理想。哪怕校园里名流云集,学生也学会了靠着努力打造自己的优秀,血统、家世、财富甚至聪明这些属性被隐藏掉,学生珍惜的是卡罗尔·德怀克所称的成长思维,管你有钱没钱,爱拼才会赢。
    在教育上,这里的学业负担一点都不轻。作为圣保罗曾经的毕业生、如今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以及这本书的作者,西莫斯在圣保罗开了一门课,要求学生阅读包括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康德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密尔的《论自由与功利主义》、尼采的《论道德的谱系》等书。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非常有趣。低年级不分英语、历史、社会科学这些具体学科,只上一门人文课,把具体学科领域杂糅到了一起。到了高年级,选修课品种多而精,500来人的中学居然有50多种选修课,包括“当代爱尔兰文学和历史”“夏娃之女:宗教中的女性经历”“漫画小说的崛起”。理科选修课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和银河系天文学。在教学法上,学校让学生探讨宏大问题,包括“什么是爱”“什么是美德”“宗教是如何改变世界的”等。知识在这里不被视为力量,而这些大胆设想、发问、思考的能力,以及广泛的人文修养,则成了这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而最终,读书的多少,将新精英和普通人的距离逐渐拉大。
    圣保罗的另一种淡定,是文化上的,学生会看艰深的著作,欣赏高雅艺术,却也不忌讳谈论甚至喜欢饶舌音乐,他们学会在各种文化之间穿梭自如。作者回忆在圣保罗就读时的经历称,“圣保罗是一个我学会去融入的世界”,这种学校不是“在穷凶极恶地制造有钱人”。学生被训练出的品质,包括善良、人性、同情、热情、责任、活力、创造和独立。他们不会感觉高高在上,该学校训练的是新精英,淡化对生活品味、社会网络的重视,视阶级为能上能下的阶梯,而非人为的屏障。圣保罗培养的新精英,不靠小圈子的自我封闭界定自己,而是以自身的开放性、包容性,在阶层明显的社会现实中周旋。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社会经济地位对教育成就的影响,而教育又决定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是一个草莽英雄和知识英雄辈出的年代,过去森严的等级制度,被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冲击。圣保罗中学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社会情境下,都能表现出淡定和开放,这是新精英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作者南桥,系美国艾比林基督大学课程设计总监)

《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26日第7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