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谢有顺:如何批评,怎样说话? 2017-10-14
编者按 网络文学的兴起使传统文学批评面临着危机——在如何面对新的文学力量崛起这一现实面前,批评界不仅存在审美知识失效的状况,也有因思想贫乏而无力阐释新作品的困境。批...
[百家争鸣] 军旅文学的“红”与“黑”——关于当下军旅文学崇高美缺失现象的一点思考 2017-10-14
并不是崇高美的地位撼动了,而是我们的军旅作家普遍丧失了再造崇高美的能力。主流既不需要夸大其词“红化”以衬其高大,亦不需要“黑化”来刻意回避高尚情感以彰显作家有多么...
[百家争鸣] 丁琪:市井文化与文学书写的可能性 2017-10-14
市井的魅力和价值还有待后来创作者的不断开掘、发现和表达,成熟的市井文学必然是充满人间烟火气息且能给人无限遐想和启迪的审美综合体。 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一批持续关注市井生...
[百家争鸣] 韩少功:文理互盲,还是文理互补 2017-10-14
编者按: 科技一直在改变文学以及文化的生态:通讯技术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互联网等新科技减少了学习知识的成本,人工智能取代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基因技术改变了人类的价值...
[百家争鸣] 白烨:当下文坛的症结 2017-10-14
随着以网络文学为标志的新媒体文学的兴盛,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的文艺群体的崛起,以年轻一代为主体的新的文学受众的激增,它们在形成新的文学形态、构造新的文艺类型...
[百家争鸣] 从文字出发,抵达文化中国——纵论文学文本与影视阐释 2017-10-14
主持人: 董 阳 张珊珊(本报编辑) 对话人: 汪守德(文艺评论家) 王丽萍(编剧) 孔 笙(导演) 申 捷(编剧) 一部部文学经典通过影视改编,服务于千千万万的大众,实践证明...
[百家争鸣] 何同彬:“历史是精神的蒙难” ——对当下文学史思维的思考 2017-10-14
作者简介: 何同彬,生于1981年3月,曾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扬子江》评论编辑部主任。现任《钟山》杂志社编辑。著有评论集《浮游的守夜人》、《重建青年性》等。 在我们这...
[百家争鸣] 王立宪:带着深情与忧思去写诗 2017-10-14
诗歌与现实,这并不是多么新颖的话题,以往我们已经谈了很多,但这一话题现在很有谈的必要。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现实这个词的两个意思:一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二是指合于客观情...
[百家争鸣] 另一种“傲慢与偏见”——对“华语语系文学”的观察与反思 2017-10-14
史书美 “华语语系文学”对于“根”的抵抗,何尝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作祟,史书美沿用了台湾对“中国”的型塑,对这个自造“中国”的抵抗、批判使得她忽视了华语语系间更为细致的...
[百家争鸣] 何平:制造“85后”,一次戏仿的文学命名 2017-10-14
我是对文学期刊和其他大众传媒制造的文学代际命名不以为然的。在“80后”作家大代际中的制造“85后”的“小代际”至多是戏仿吧。 是的,我也不想去真的制造一个“85后”来重塑“...
[百家争鸣] 刘悦笛:当代文学,去经典化还是再经典化? 2017-10-14
当代文学,经典何处寻?经典作家哪去了? 这不仅是困扰当代文学界的难题,且是至今未解的谜题。同时,它也始终是当代文学所未竞的目标:每段文学史总要留下那么几部经典吧!总...
[百家争鸣] 李邨南:文艺评论应积极介入公共艺术生活 2017-10-14
文艺批评的功能一般被概括为十六个字,即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对于前八个字,人们讨论较多,对于后八个字的讨论似乎不太够。那么,文艺批评应如何提高审...
[百家争鸣] 南帆:性别、女权主义与阶级话语 2017-10-14
“最漫长的革命”——这句话曾经用于形容女权主义对于父权制的反抗。(1)相当长的时间里,汉语之中的“革命”很少与性别联系起来。阶级、民族或者国家时常充当了革命的主体;...
[百家争鸣] 谭杰:吴君的深圳想象和移民书写 2017-10-14
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带动城市建设迅速崛起,都市物质和文明迅猛发展,逐渐打破了中国乡村文明和乡土情怀占主流的文学格局,同时也赋予了当下文学作...
[百家争鸣] 李雪:文学批评也有“自己的宇宙”——谈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时代意义 2017-10-14
1956年,李健吾在自家书房。张祖道摄 选自《刹那——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剪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文艺观潮·文艺批评再出发④】 回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走过的路,...
[百家争鸣] 郜元宝:中国小说的“奇正相生” 2017-10-14
1、汉语中“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原意是指不关道术的琐屑之言。孔、墨、杨各家,庄子不认可,统归于“小说”。按照庄子的逻辑,其他各家当然也...
[百家争鸣] 坏的艺术家亵渎了好的文学吗? 2017-10-14
《诚与真》 作者:[美]莱昂内尔·特里林 译者:刘佳林 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 在西方文学和思想领域中很多例子都暗示“诚与真”两种观念引起的矛盾和反讽。本书是20世纪美国...
[百家争鸣] 宋嵩:文学批评的“战略”与“战术” 2017-10-14
如今的战略形势是:批评家和作家共享着理论的武库,已全然不具备祭出“独门暗器”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批评家仍然幻想像二三十年前那样挟“理论”的秘笈以自重,势...
[百家争鸣] 李美皆:文学批评的平常心 2017-10-14
由于审美趣味和能力的差异,批评家对于作家作品误判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当下批评主要的误判不是批判错了,而是表扬错了。 关于如何批评以及如何引导批评,太多急于找出真理的探...
[百家争鸣] 夏可君:诗性的祖国——诗歌百年的转调 2017-10-14
1917年胡适《两只蝴蝶》的发表,是新诗公认的开端。恰逢新诗百年诞辰,第十三届“三月三诗会”在浙江南浔荻港村举行,国内外四十余位诗人追寻悠远的诗歌精神,共同纪念、探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