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编纂《地区词词典》是中国走向世界,汉语走向世界,各国朋友走进中国的需要,是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定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大陆人民相互沟通和交往的需要。编纂《地区词词典》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地区词词典》是对两岸三地已经出版的各类语文词典的补充。以中国大陆来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了像《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应用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优质的大、中型语文词典,老牌词典如《辞海》《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经过修订或增补,都比旧版贴近人们的语文生活。但是,这些词典都只收大陆,不收境外和海外华人社区的地区词,除非它们进入大陆,已经融入大陆人民的语文生活,并且为普通话所吸收。这样的词语已经有一大批了,例如“公关”“非礼”(调戏、猥亵义)“高企”“黑箱操作”“T恤衫”“卡拉OK”等等,《地区词词典》不必重复收录。但是,还有大批尚未流入大陆人民语文生活的词语,或者已经流入却正在经受“考验”的词语,那就通通是《地区词词典》收录的对象了。这样可以同大陆的词典形成互补关系。这是《地区词词典》的价值所在。 其次,词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的一道风景线,因而成为人们了解、认识一个社会的窗口。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解读新加坡特有词语了解新加坡,接触新加坡,认识新加坡,走近新加坡。比如香港把从大陆、澳门、台湾来的劳工叫做“外地劳工”,把从外国,比如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来的劳工叫做“外籍劳工”,统称“外劳”,台湾也用“外劳”,新加坡统称“客工”(guest worker)。“客工”之“客”可圈可点,无须赘述。又如台海两岸三地都没有一种叫做“电梯尿液侦查器”( urine detector)的仪器,可是新加坡有,是安装在电梯内用来侦查一小撮缺乏公德心的随梯小便的人的。透过“客工”和“电梯尿液侦查器”等一大批词语,我们即使足不出户,对新加坡也能多少有些了解。[6] 《地区词词典》将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使他们放眼世界,看到更多的域外风景。 第三,《地区词词典》将提供丰富、生动、鲜活的境外和海外语料,扩大了汉语词汇学、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空间。就中国大陆来说,从域内延伸到域外;从境外和海外的某个华人社区来说,不但可以跟主流华语进行比较,而且可以跟其他华人社区进行比较。例如中国大陆的“海龟”和“土鳖”、香港的“波霸”和“狗仔队”、台湾的IBM(国际大嘴巴)和BMW(大嘴巴女人)、新加坡的“空霸”(air rage)和“爱它死”(Ecstasy)等等,研究者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词语是何等富有巧思和创意。而“中乐”(港澳)、“华乐”(新马印尼)、“民乐”(中国大陆)、“国乐”(台湾)之类,无疑是进行语言变异研究的典型而生动的例子。 第四,《地区词词典》将为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确定和制订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标准、法规规章,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 中国向来非常重视语言规范化,出台了好些重要的语文法规。但是,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订规范标准的时候不能闭门造车,应当放眼世界华人社区,并且把眼光放远些,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些事情要只争朝夕,有些事情并不急于一时,比如对某个词语的规范,就不必急匆匆地进行。 以viagra为例,当“伟哥”在境外和海外走俏时,中国大陆却决定以“万艾可”为规范译名。走出大陆,大约没有一个华人社区用这个名称;走进大陆,大约没有一个海外华人知道“万艾可”是什么。可是一说“伟哥”,几乎尽人皆知,连湖北一个10岁的蒋姓小女生都知道找男朋友的时候富贵要如比哥(比尔‧盖茨),健壮要如“伟哥”(《正在发育‧序》)。2004年3月1日,笔者在互联网上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伟哥”有16万3000篇,“万艾可”只有8780篇,约为前者的5.4﹪。再如上面提到的AIDS,如果中国大陆不规范为“艾滋病”,那么全世界可能就会统一到“爱滋病”上了。现在,环顾世界华人社区,是“艾滋病”和“爱滋病”二分天下,加上新加坡的“爱之病”,是三足鼎立。 当然,不仅是中国大陆,其他国家或地区在进行语言规划时,《地区词词典》也是颇有参考价值的。在新马两国,有的人在提到华语词汇规范时,唯中国普通话马首是瞻,甚至提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例如“榴梿”要改为“榴莲”,“胡姬花”要改为“兰花”。《地区词词典》的出版,将有助于他们打开思路,拓宽视野,为他们多提供几个参照点。 四 《地区词词典》应当编成一部具有自己特色的工具书。 它的特色就写在自己的脸上——书名上,顾名思义是一部跨国、跨地区的工具书,汇集了世界各地华人社区特有的词语。读者可以在这部词典里一睹环球汉字文化圈内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可以看到汉语词汇夺目的璀璨和绚丽的姿彩。 第二个特色是共时横向对比。对比的重点是同形异义词、异形同义词(含外来词)和同词异用词。例如: 同形异义词。大衣:①较长的西式外衣(大陆、台湾和香港);②西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懂:①了解、明白(大陆、台湾和香港);②除“了解、明白”义外,常用于“知道”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党:除“党派”义外,常用于“团伙”义,而且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台湾、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异形同义词。方便面(大陆);速食面∕明星面(台湾);公仔面(香港);快熟面(新加坡、马来西亚)。 同词异用词。“粮食”,大陆一般没有比喻用法,凡比喻义都用“食粮”(精神食粮);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比喻义常用“粮食”。“而已”, 大陆、台湾和香港多用于书面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多用于口语。“一小撮”在大陆是贬义词,在新加坡,好些人当中性词用。 跟同词异用有关联的是,有些词中国已经作为旧词停止使用了,可是在境外和海外仍旧使用。例如“邮差”,中国大陆已经停用,取而代之的是“投递员∕邮递员”,但是,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仍用,且不含贬义。诸如此类必须加以说明。 如果读音有差异的话,也应当说明。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常用的“峇峇”(马来语baba的音译),“峇”字字典的注音都是bā,但在新马都读近似阳平的浊音。可是在“峇厘”(Bali,印尼地名)中仍读bā。诸如此类,也需要说明。 第三个特色是包容。不以规范为使命,为己任,兼收各社区的同形异义词、异形同义词和同词异用词,显示了包容的特色。仅举异形同义词为例,如: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中国大陆译作“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台湾译作“东南亚国家协会”,简称“东协”;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译为“东南亚国家合作机构”,简称“东合”,《南洋商报》用“东协”,跟台湾的译名相同;新加坡译作“亚细安”;香港有的媒体采用大陆的译名,有的采用台湾的译名;澳门采用大陆的译名。东盟、东协、东合、亚细安四者并存,连身为成员国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不一致,更令人注目的是,马来西亚两家大媒体——《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也是各用各的,这些都要整合在同一部词典之中,不分优劣,平起平坐,无所谓规范不规范。这种包容性是别的语文词典做不到的。 五 《地区词词典》在收词、释义、注音和选例方面,跟一般的语文词典基本上相同。关于收词,前边已经说过了,门槛要低,范围要广。此外,要重视收录口语词。以新马华语为例,它从方言或外语中吸收了好些词语,这些词语主要活跃在口语中。下面略举数例。 名词——拜几:星期几;菜头:萝卜;姑丈:姑父;坐办:专职干事;财傅:文书、书记;工人:工人、佣人;暗牌:暗探;豆花水:豆浆;卜基:非法接受赛马、足球赛等赌注的人(英语bookie的音译);马打:警察(马来语mata-mata的音译);芒加:菠萝蜜(马来语mangka的音译)等。 动词——挂沙:掌管、授权、委托(马来语kuasa的音译);多隆:帮助、搭救(马来语tolong的音译);隆帮:寄居他人糊口、搭脚儿、捎带、委托(马来语tumpang的音译);怕输:干什么都怕落后;吃风:玩、兜风、旅游、度假;生蛇:患带状疱疹。 形容词——甜:(滋味)鲜美;爽:开心、痛快、过瘾、舒服;猫:吝啬、小气、挑剔;烧:热、温度高;好命:有福气;沙央:可惜(马来语sayang的音译)。[7] 释义除跟一般语文词典一样,采用多种方式,准确、简明地将词义解释清楚之外,行文要浅白、易懂,要顾及海外华社华文的总体水平。要随义项标注词性,这对通晓华英双语的海外华人来说,尤其需要。 词语的生命体现在使用之中,因此,在词典里,举例是非常重要的。王力说:“无论怎样好的注释,总不如举例来得明白。”吕叔湘说:“例句选择得好,说明的话就可以简单些,读者能从例句上悟出道理(规律),说明的部分只要点到一下就行了。反之,如果没有很好的例句,说明部分使多大的劲也不容易让读者完全领悟。”而吴文祺说得更加绝对:“要真正理解一个词的意义,靠定义是不中用的,主要是靠例句。读者从大量的例句中,可以明了每一个词的具体用法。”[8] 举例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例子可以引证词目,帮助释疑,验证义项,展示用法。李尔纲先生认为,词典所举的例子要具有典范性、自足性、协调性和生动性。典范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词例本身典范,二是词例提供的语境应该是最为典范的语境。自足性是指词例无论是什么语言单位,意思都要相对完整,不需要例外语境就能传达明确的信息。协调性是指词例与释义和义项要吻合协调。生动性是指举例要尽可能生动一些,能展示词语的多姿多彩的用法。[9]笔者认为“四性”的要求是正确的,是辞书的编纂者应当努力去实践的。 李尔纲先生将词例分为引例和自撰例两类。笔者认为《地区词词典》的例子最好就地取材,从当地出版的报纸或书刊中引用,并详注出处。如果引用的例子有文字不顺或者标点不当之处,可略加改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