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犯忌”写作——读《人间事都付与流风》 写作是讲究“规矩”的,有的是显在的,教科书上进行了长长的罗列与训诫。有的是隐含的,大家都在遵守,“日用而不知”。这些“规矩”往往被视为度量衡,对一部作品的成色和价值进行框定与确认。但总有人甘当“破坏者”,不按“规矩”出牌,成就文学另类书写的同时也在开拓文学表达新的空间。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这是惯有的“规矩”。周仰之写的这本《人间事都付与流风》(团结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有个副题,即《我的祖父周立波》,她在给《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的作者周立波立传。一般而言,这样的写作往往是“端着的”,特别是直系晚辈似乎更有必要小心翼翼、深思熟虑,掰着指头悉数传主的人生点滴与事业成就,进而控诉传主遭遇的不公对待,设法藏掖、过滤“负面”,即便是偶尔涉及也试图强行“洗白”,说是“为历史正名”,总之指向明确,就是立起一个大写的人。周仰之在称呼祖父时就显示出不一般的勇气,要么是“立波”,要么是他的原名“绍仪”。称呼的不同往往意味着写作姿态的转变。整部传记语气平和,富有强烈的谈话感,作者把自己和读者摆在同等位置,以文字营造出促膝交谈的气氛。对于祖父,周仰之是仰视的,“立波是那个时代精英中的精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但得知祖父在情感上过度消耗了祖母的善意,她坦承“对他的佩服打了折扣”。对于祖父的无情无义,“我作为他的孙女真无话可说”。这样的写作体验是痛苦的,甚至备受煎熬,因为作者清醒地自白“也许我犯了春秋责备贤者的错”,但与所谓的“戏说”无关,与“解构”也不是一码事,因为事实就在那里,绕开、盲视不可取,遮蔽、粉饰更不应该,于是只得遵从写作的本初意义。这样的写作看似在破坏“规矩”,其实不过是在回到真正的“规矩”本身。通过她的笔,作家周立波是可以触摸、感知的,读者能体味到人性的复杂与多端,她以这部作品也立起了一个无限接近“真”的人。 写作上“犯忌”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其多重的配套。作者理工科出身,而且长期旅居海外,这又是她的首部作品,算不上文学中人。周立波的创作生涯丰富立体,与时代政治潮流有着或明或暗的牵连,他的文学活动特别是与文学界的交往掌故千头万绪,周仰之自知难以驾驭。于是她一开始就真诚地亮出底牌,告诉读者自己是“外行人”,不太懂写作的章法,“没有受过专门的文史训练”,很遗憾“看来一辈子也不可能弄明白这件事了”,有的内容跳过吧又觉得不妥当,“有点太圆滑”,那就硬着头皮进行所谓的“研究”,不过还是不忘叮咛读者“不想看跳过去即可”,三番五次,甚至有点过头了,成了无谓的絮叨。她始终想把握好一条原则,即只谈自己知道的、自己想到的。 她跟随着自己的兴致走,在正常的叙事中途往往横生出枝蔓,宕开一笔,进行历史补白与生活补白,喜欢把自己摆进去,说说她的人生阅历与所见所闻,讲讲中美文化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谈谈她的生活感受与生命感悟,有时还跳脱出来苦口婆心地劝世、警世,甚至把自己的丈夫、兄弟、女儿“强行”拉进故事里,富有间离效果。她平放写作姿态,不断地在示弱,“有小船不堪重载之感”,总是在表达歉意,很诚恳地说着“水平有限”。对于纪实类创作而言,这样的写作姿态值得赞许。毕竟现实过于的庞杂、立体、繁复,尽管下了苦功夫,花了大力气,但人可能还是逃脱不了“盲人摸象”的“魔咒”,难以掌握事实的全貌、穷究事物的本质。而且在这个时代,单向的灌输不再奏效,纪实类作家面对的是“新读者”,他们有现代思维,有媒介素养,有个性意识,有自己的视角与发现,有自己的思考与态度,你尚未就事实发言,他们或许已经知悉一二,“你若端着,我便无感”,“你谦卑一尺,我先敬一丈”。所以说,纪实类创作要敢于、善于示弱,明了自己的局限。周仰之自觉地放弃了全知全能视角,给自己找准了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她的这本写给祖父的传记显得别致而不一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