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度,诗人、作家。著有诗集《夏日杂志》,诗论《银杏种植——中国新诗二十四论》,随笔集《机器猫史话》,儿童诗集《梦之国》,戏剧《忆少女》,小说集《从八岁来》《鲸鱼来信》等。现为《佛学月刊》杂志主编。 1、花语:您是诗人、作家、杂志主编,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最近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诸多贴子,转发了您的几十首译诗,让大家在关注鲍勃.迪伦的同时,也把关注的重心转向了您。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翻译这个活儿的,是始终如一的爱好,还是有选择性的翻译?怎么想到翻译鲍勃·迪伦诗作的? 周公度:大概是2009年,很多媒体说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或卡罗尔·欧茨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想这怎么可能呢。他们写得那么差,尤其罗斯,还写得那么脏,品钦又那么不老实。如果真有可能,那肯定是鲍勃·迪伦。他们给我一群冷笑。我的译文很少,主要是出于个人阅读爱好。之外,在迪伦之前,还翻译过菲利普·拉金诗全集的前三本。到《高窗》时,我放弃了。我觉得他的阴阳怪气伤害到了我。 2、花语:怎么看待鲍勃·迪伦的诗、和鲍勃·迪伦这个人? 周公度:漫长的五十年,他塑造了美国文化的另一个传统。和惠特曼、狄金森、马克·吐温站在了一起。我们很少见到这样生而伟大的人。他的诗具有音乐性和世界文化早期叙事的张力,而不是他的音乐具有诗性和大家误解的现代口语的诗意表达。 3、花语:对于鲍勃·迪伦获奖您怎么看? 周公度:意义重大。缠绕瑞典多年的保守主义气息一扫而过。恢复了诺奖颁奖给叶芝至马尔克斯时期的评判规范。叶芝、艾略特、加缪、罗素、蒲宁、帕斯捷尔纳克,他们的作品光彩照人,引领人的内心,而不是消遣人的时光。 4、花语:您从前是一个穿着有破洞牛仔裤、听收音机、但却听京剧的人!这感觉就像一个开奔驰的人,穿着一双北京牌方口步鞋,在您身上,时尚与传统共享,古典与新潮共生。现在还这样吗? 周公度:我不会穿北京布鞋的。我有很强的分别心,有些瞧不起北京文化。 我讨厌京剧叫“京剧”。 5、花语:您主编过纯粹的诗歌杂志,对那两年的生活,有什么感受? 周公度:每个年龄段做每个年龄段的事情。 6、花语:您主编的《佛学月刊》办了很久了,为什么要办这样一本杂志?还打算办多久? 周公度:儒家对人世的规则如此熟知,道家对人与宇宙的关系如此擅解,佛教则深知人如何通往未来之路。这些都让我着迷。至于杂志,最近两年出刊并不规范。最近在计划印一批《金刚经》长卷。采用唐咸通九年刊刻本。 7、花语:在您看来,什么是佛? 周公度:慈悲心。 8、花语:您认同的好诗的标准是什么? 周公度:关于中国新诗,2008年至2009年我写有系列诗论《中国新诗二十四论》。其中有一篇提到这个话题,简单而言,就是《诗经》的标准:简单的词语;内在的节奏;美好的愿望。 9、花语:天下无双的“完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重大缺陷,这句话,您是否认同? 周公度:人在此器世间,不具备完美。 10、花语:在人的品质中,您最不能容忍的品质是什么? 周公度:说谎。诸恶之源。 11、花语:现在有很多貌似信佛之人,并没有遵守信佛之道,您怎么看? 周公度:宽容。 12、花语:您是个有趣的人吗,您认为? 周公度:是的。 13、花语:您的杂文、小随笔写得很是性情,活色生香,恣意有味道。幽默反讽比比皆是,吸引了很多粉丝吧? 周公度:比我想象中的少太多。 14、花语:您喜欢的民谣歌手有哪些? 周公度:鲍勃·迪伦。不过我理解的“民谣”,不是目前的概念,而是有“原初”的意义。 15、花语:您曾经说过“诗应该是“人”不得不发的,不得不说的,而不是搔首弄姿的。”,此话何解? 周公度:多点诚意。 16、花语:您说过"最好的诗歌是以名词为主,只有表达力钝化之后,才会遗失名词",您还说过"约略言之,爱动词的人比较夸张;常用副词的人多虚张声势,好大喜功;以形容词为主的人,格局狭隘,贪图安逸。而唐诗恰恰是副词的,宋诗几乎不值一出提,宋词却又是形容词的。形容词相比副词,态度显得极为轻薄。”您经常研究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在诗歌中的站位和相互关系吗? 周公度:没有经常研究。关于词语与诗,这些都是三十岁之前做的基本功课。 17、花语:您真的认为喜欢宋齐梁陈,那他就有个浪荡子的理想;喜欢五代十国,那就肯定是个乱臣贼子吗? 周公度:当然不是,但会埋下危险的因素。我年轻时也喜欢宋齐梁陈。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年轻时我甚至写过一本《我想象你的阴部》的艳情小诗集。当然后来扔掉了。诗论里面提到这个,主要是一种更高的规范。 18、花语:请列举您喜欢的十个诗人。 周公度:国外的是萨福、彭斯、济慈、歌德、叶芝,和艾略特的诗论。 国内的是曹操、谢灵运、杜甫、韦应物。 19、花语:我印象里您一直在编杂志,并且编过多种杂志,能说说吗? 周公度:应该接近二十种,而且杂志类型跨度非常大。主要是年轻时的工作,二十八岁之前。那时对媒体有很深的兴趣,认为没有办不好的杂志。女性的,财经的,时尚的,八卦的,文摘的,校园的,甚至还有一本武侠类的。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知道了世俗与典雅的边界,人的真实性。三十岁以后主要是一本诗歌杂志,和现在的佛教杂志,一本《抟物》。 20、花语:您最近在忙什么? 周公度:在苏州小住。写一本书。 21、花语:您对您旅居的苏州印象如何?还像从前那样喜欢西安吗? 周公度:中国人文之盛尽在江南六府。以前我很诧异,为什么江南予人的印象是轻柔的, 典雅的,但每逢国运衰变之际,最激烈的反抗却尽在江南。而一直以悲歌为名的燕山一带,北京河北辽宁,都是丢盔弃甲。现在我明白了。 西安和江南比较,西安传承的中国文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里权势秩序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