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翻译的多模态视角研究:插图技术文本翻译研究的认知框架(5)

http://www.newdu.com 2018-05-31 《英语研究——文字与文 安妮·凯托拉 参加讨论

    ITPC模型对阅读理解过程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对Mayer的模型所提出的文字和图片处理过程平行进行的观点表示质疑。ITPC强调语言文本和图像以不同的符号系统为基础,而且采用的是不同的表征原则:语言文本是由不同符号组成的描述性表征,因此它和所代表的内容之间是约定俗成的联系。相反,图片是刻画性的,由图画符号组成,和所表示内容之间通过一般的结构特征相联系(Schnotz & Kurschner,2008:177)。因此ITPC模型认为读者在处理语言文本和图片时,构建起的心理表征要么是描述性的,要么是刻画性的,因为这两种模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可能相互映射而产生单一整合的表征(Schnotz & Bannert,2003:143;Schnotz & Kurschner,2008:177)。
    根据ITPC模型,读者在理解文字文本和图片信息的过程中均会建立多重的和互为补充的心理表征。描述性表征又称为命题表征,刻画性表征也可称为心理模型。在读者阅读文字文本时,读者会对所阅读内容构建描述性命题表征,这个命题表征又会激发相应的刻画性心理表征,从而呈现出文字描述部分的典型性视觉特征。同样,读图时读者会构建刻画性心理表征,还会构建命题表征作为补充,以文字形式描述所看到的信息(Schnotz & Bannert,2003:145-146)。这些心理模型和命题表征不是单一整合的,而是以一种连续的方式彼此不断相互作用,ITPC将这种连续的过程称为“心理模型构建和审查”。这些模态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受到其他模态的解释或质疑(Schnotz & Bannert,2003:147;Schnotz & Kurschner,2008:180)。
    根据ITPC的观点,插图技术文本的译者可能从选择相关的视觉或语言信息片段开始。然而,关于原语文本理解过程中所构建的心理表征的数目,ITPC和CTML模型的主张不同。ITPC模型认为,当译者阅读语言文本时,译者不但会对所阅读文字文本建立起命题性表征,还会建立相应的刻画性心理表征,以视觉的形式描绘所读的文字内容。同样,当译者获取视觉信息时,译者也会同时建立刻画性心理模型和描述性命题表征,以文字形式描述所获信息的典型特征。翻译任务的输入可能包括所有这些表征形式,它们之间既有可能相互补充也有可能相互抵触。而且,译者在考虑选取翻译方法前不一定会阅读完整个原语文本,而是在刚建立起一个或几个心理表征时就考虑其翻译方法。
    3.3 模型评价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实证心理学领域做了大量的实验(如Hegarty & Just,1989,1993;Mayer,1998;Glenberg & Langston,1992)并得出结论:给一个文本插图会使其更容易理解,这个结论证明了前面介绍的Mayer的多媒体原则。在这些实验中,读插图文本的测试对象比对照组读纯文字文本的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并回忆所读内容。这样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以下结论:读者整合文字和图片信息,从而对它们构建起一个有效的单一整合模型,而不是对两者建立独立的心理表征(Hegarty & Just,1993:718),这也证实了Mayer的观点。
    然而所有这些实验的设置背景均是图片和文字信息相匹配的情况:图片是专门为了以最佳方式支持文字内容而设计的。尽管实验结果对教材设计很有帮助,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验只是从有限的视角研究了对插图文本的理解。正如Schnotz和其合作者(Schnotz & Lowe,2003:119;Schnotz & Bannert,2003:153;Schnotz & Kurschner,2008:181)指出的那样,CTML模型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对一个研究对象可以有多种研究方式。Schnotz和Bannert(2003)与Kurschner(2008)认为并不是所有插图都有助于一个文本的理解。他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他们的观点。图片只有以最佳方式和文字文本配对时,才有助于文字文本的理解,但是如果所配图片与文字主题不符的话,那么图片可能对文字文本的理解有消极影响(Schnotz & Bannert,2003:153-154;Schnotz & Kurschner,2008:187-188)。需要注意的是,此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假设,即插图文本的理解建立在两种不同模态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何插图的匹配程度会影响文字信息的理解。
    因此,尽管CTML比ITPC更直接,但是它是否适用于两种模态意义不一致的情况,这一点仍需进一步证实。尤其是当两种模态明显地相互矛盾,读者是否还能够对语言信息和视觉信息建立起一个单一的、相一致的理解,ITPC模型则更适合解释这种情况,但是它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Reimann(2003:250)要求对这一模型的构建和审查阶段作更清楚的解释,这对本文的研究也至关重要。Reimann也怀疑这个模型对复杂模态在实际操作中的可测试性,他认为为了获得实证性支撑应该设计新的实验,虽然并没有说新的实验具体该如何设计。而且,近几年对人类大脑信息处理方式的怀疑越来越多,而这正是这些模型建立的基础(参考Sorden,2013)。比如,插图文本理解涉及到的情感因素开始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而在这些模型中情感因素的作用还没有考虑在内(Sorden,2013:21)。总之,仅凭一篇文章很难说清楚哪种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相关的认知过程。但是尽管不能确定哪个模型更准确,我们前面的论述对翻译研究仍然有启示意义:当译者翻译插图技术文本时,译者对语言文本的理解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都会受到视觉信息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