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ards a Multimodally Oriented Theory of Translation:A Cognitive Framework for the Translation of Illustrated Technical Texts 作 者:安妮·凯托拉 译 者:王明树/张婷王明树,男,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张婷,女,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2013级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庆 400031)。 原发信息:《英语研究——文字与文化研究》(重庆)2016年第2016第4辑期 第131-144页 内容提要:本文属于翻译研究与插图技术文本认知理解研究的界面研究,为插图技术文本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基于认知视角的理论框架,认为插图技术文本的译者既需处理语言信息又需处理非语言的视觉信息,因此译者的翻译方法建立在两种不同模态共同提供的信息基础之上。文章通过考查翻译的认知特性并将其与插图文本的两种认知模型(CTML和ITPC)进行对比,从而证明了提出的假设,并为这方面的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另外,文章还指出了本研究对未来插图文本翻译研究的启示及意义,强调了本研究的重要性。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cognitively ground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translation of illustrated technical texts,situating itself at the interfac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cognitive studies of illustrated text comprehension.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ranslators of illustrated technical texts process both verbal and visual information and that,consequently,their translation solutions are built on information interpret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modes.The article outlin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supporting these propositions by examining what has been proposed about translation as cognitive activity,and comparing this with two cognitive models of illustrated text comprehension,namely 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and the Integrated Theory of Text and Picture Comprehension.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discussion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illustrated texts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uch research. 关 键 词:多模态/科技翻译/插图/认知翻译研究/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mutimodality/technical translation/illustration/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cognitive models of multimedia learning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概念隐喻视角下译者身份与翻译策略研究”(SISU201404)的阶段性成果。 事实上,多模态指的是在给定的语境中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模态(譬如书面语、口语、图像等等)的共存现象(Gibbons,2012:8)。多模态视角的研究认为多模态文本中的所有模态都会参与意义的构建。虽然语言分析是多模态文本研究的重点,但是语言信息总是镶嵌在更大的多模态语境中,并在这种多模态关系中被理解(Jewitt,2009a:2)。在所有关于交流沟通的领域包括翻译领域,对多模态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毕竟如今大部分翻译文本属于多模态性质(Hirvonen & Tiittula,2010:1)。因此,近年来翻译研究者努力使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翻译学科适应这种挑战(如O'Sullivan,2013:6;Kaindl,2013:266)。 翻译研究已经迈出了研究多模态文本的第一步。Kaindl(2004)关于传达漫画文本幽默感可能采用的翻译方法的探索,可视为插图文本翻译方面的开创性研究。Oittinen(如1990,2000,2008)基于对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考虑,在其著作里讨论了图画书的翻译方法。前人关于插图技术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片选择的适切性和翻译过程中对图片信息进行调整的必要性两个方面,下文会对此加以详细介绍。对插图技术文本的翻译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很有必要:第一,科技翻译是翻译领域的重要部分,占了整个翻译市场很大的份额(Byrne,2012:6)。第二,不同类型的图片是科技文献的一个重要特点(Byrne,2012:26,54;Tercedor,et al.,2009:143)。在进一步研究之前我们需要一个基于认知视角的理论框架。 本文旨在探索插图技术文本翻译的认知意义。多模态作为一种研究对象自然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本文是基于认知视角的研究,即从不同模态意义获取的认知过程考察多模态的意义构建。本文的前提是:当读者阅读插图文本时,读者既要处理语言信息也要处理视觉信息(文字和插图),基于这两种信息读者才能理解多模态文本的意义。不同的插图文本研究已经证明了该观点,从儿童的图画书到技术文本(当然,相应的读者从小学生到接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读者采访法(Connors,2013;Youngs & Serafini,2013)、阅读理解测试法(Mayer,2002;Schnotz,2005)、视线跟踪法(Hegarty & Just,1993)。因为插图文本的译者首先是作为读者,因此本文认为关于读者的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译者。本文认为译者的翻译方法或策略是在语言信息和视觉信息共同作用下作出的选择。这反过来说明插图会影响语言信息的翻译。 本文尝试性地探讨插图文本(尤其是插图技术文本)翻译过程中原文的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认知过程,从而为这些假设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通过介绍两种不同的多媒体学习模型,即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简称CTML(Mayer,2002,2005)和文本插图整合理论,简称ITPC(Schnotz,2005;Schnotz and Kurschner,2008)实现了这一论证过程。这两种模型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它们描述了插图文本理解所涉及的认知过程。这两种模型的基础都是将人类认知视为信息处理的过程,因此和大部分翻译认知研究的理论框架相符合(O'Brien,2010:2)。这两种模型是在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对翻译研究有很大的贡献,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视觉模态如何影响我们的翻译行为。 本文有两个目的:首先,本文试图为翻译的多模态研究建立一个理论基础,并扩展翻译学科的研究范围,使其将图片也作为文本翻译的研究对象之一。其次,本文构建起来的框架清楚地阐述了对未来研究的启示及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引起人们对过去被忽视问题的研究的重视,鼓励其他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分析,以便对这一初步成果加以完善。本文将首先介绍前人对插图技术文本翻译所做的研究及其成果,讨论翻译作为一种认知活动的具体内容。接着论述在以往的多模态研究中图片信息的理解方式以及多模态文本意义构建被概念化的过程。然后通过批判性地检验和比较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探讨读者如何理解插图文本。最后,本文将解释译者如何根据两种不同模态理解插图文本的意义,并且提出了新的实证探索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