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larity Estimation of "dabuliao(大不了)VP" and Its Willpower 作 者:邵敬敏 作者简介:邵敬敏,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原发信息:《汉语学习》(延吉)2016年第20166期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大不了”从形容词演变为副词的语法化进程,指出语义的衍生、句法的移位以及语用的简略综合起来才达到整体固化的效果。副词“大不了”修饰的VP尽管具有三类不同的语义倾向,但都隐含某种“极性估测”。该构式表面上显示的是不以为然的主观情态,深层次凸显的则是说话人不可动摇的“强意志力”。在挖掘主观情态的同时需要特别关注说话人传递的“意志力”,这才是该构式的核心语义。在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区分“大不了”的不同类型,了解“大不了VP”构式的极性预测与意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大不了”/整体固化/极性预测/意志力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项目编号:12BYY101)资助。 现代汉语中的“大不了”,通常认为有三个:(1)短语结构“大不了”,如“她比你大不了几岁”;(2)形容词“大不了”,如“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3)副词“大不了”,如“大不了去开刀”。 本文只讨论副词“大不了”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同形形容词,重点是语义分析中的主观情态。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此做过一些探讨,比如谢晓明、刘渝西(2013)对“大不了”进行了历时与共时的考察,认为短语“大不 ”、形容词“大不 ”和副词“大不 ”是在清代受自身组合成分的语义变化和“V不了”结构的类化作用产生的。范伟(2014)则着重指出它具有表达认识情态、道义情态、评价情态三种不同的情态语义,但在语用功能上却表现出一致性,都反映出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严重程度进行主观小化,持有不以为然的主观态度。孙茂恒(2011)指出,虽然词汇化使“大不了”的语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原结构仍具有语义上的关联性,而且词汇化后“大不了”的两种构式语义表现出一致性,使用时具有互补性。换言之,几乎都认为该构式表示不以为然的情态意义(周敏莉2012)。以上研究启发了我们的思路,但是我们觉得仍然有讨论的余地。主要涉及以下四个问题:第一,“A不了”的短语类型和语义倾向;第二,形容词转化为副词的语法化进程的机制;第三,“大不了VP”构式中VP的语义特征;第四,该构式的核心语义是“不以为然”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