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如何看待今天的生物语言学方案(11)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科学》2010年第9卷第 诺姆·乔姆斯基 参加讨论

    这些观察可以概括的构式范围非常广。其结果也正是语义解释所需要的,但是所产生的却不是英语的发音对象。在英语中,人们不说“guess what John is eating what”而是说“guess what John is eat-ing”,原始位置上的“what”受到了抑制。这是挪位的普遍特征,它伴随着一些并不是非常重要(但却有趣)的限制条件,我们这里可以忽略它们。这个特征遵循基本的计算效益原则。要将内部生成的表达“what John is eating what”外化,就需要说两次“what”,但当我们考虑表达式的常规复杂性和“内部合并”产生的“挪位”的实际性质时,就会发现这对计算系统来说是个很可观的负担。除了其中的一个“what”外,其他“what”的出现都受到抑制,计算的负担就大大得到减轻。必须发音的那个出现体是最突出的一个,它是通过“内部合并”创造出的最后一个出现体。否则,运用该操作所产生的正确的语义解释就不能够被表示出来。看来,语言能力在外化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效率这一普遍原则。 
    抑制被挪位成分的多个出现体(occurrences)而只保留其中之一,这在计算上是高效的,但却又为交际增加了很大负担。听到这句话的人必须去发现被移位的成分能够得到解释的那个空缺位置。总体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句法分析程序中人们熟知的问题。这样,在计算的有效性和解释——交际的有效性之间就会存在一种冲突。普遍认为,语言会通过保持计算的有效性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事实表明,语言作为内部思想的工具得以进化,外在化则是次要过程。在产生相似结论的语言设计中能够找到大量的证据,比如说“孤岛特征”。 
    还有一些独立的理由使得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外在化是次要过程的结论。其中之一是外在化似乎是独立于模态的,如同近年来通过对手势语的研究所认识到的那样。手势语和口语的结构特征极为相似。语言习得遵循相同的进程,神经定位也很相似。这一趋向更加证明了语言对于思维系统是最优的,而外在化则是次要的这一结论。 
    更概况点来说,“无限合并”作为语言的核心原则,一定源自于某个个体而非集体的大脑中某种神经线路的重组。如此拥有天赋的这个个体可能具有许多的优势:复杂思维的能力、计划的能力和解释的能力等等。这种能力会部分地传给后代,并且由于他具有选择性的优势,而可能在一个小的种群中占据统治位置。〔6〕在那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具有外化的优势;因此,作为一种次要的程序,这种能力与感知——运动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包括交际这一个特例在内的外化和互动。很难想象,如果连这点起码的假设都做不到——不管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还能怎么来解释人类的进化。任何更多的假设都需要事实证据和基本原理,那就更非易事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